附錄三:用雙手探物理——實驗(1 / 1)

附錄三:用雙手探物理——實驗

人類用雙手製造工具、使用工具,就必須運用自己的器官掌握和使用物質手段來作用於自然界,從而發現規律,建立理論。而科學實驗,就是人們根據研究目的,利用科學儀器設備人為地控製或模擬自然現象,從而在排除幹擾,突出主要因素的有利的條件下研究自然規律的活動。可以說,在物理學的產生和發展進程中,物理實驗始終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事實上,像帕斯卡定律,阿基米得定律、奧姆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等,無一不是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也就是說,通過實驗不但能夠發現物理規律、建立物理理論,還能驗證物理假說、檢驗物理理論的真偽。通常情況下,在物理實驗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平衡法

一般來說,在一個平衡係統中,肯定會存在著偏離平衡的因素,而平衡就是對偏離平衡因素的抵消,也就是說,通過平衡試驗來解決矛盾雙方的平衡問題,其實質就是用已知的物理量去檢測未知的物理量。於是,當矛盾雙方平衡時,便出現了一個平衡方程式。比如,通過砝碼與物體來使天平平衡,就能知道物體的質量,因為它的質量等於砝碼的質量;根據兩個力的平衡,就能測知外力的大小,因為外力與彈簧的彈力相等……

二、轉換法

轉換法也稱間接測量法。在物理實驗中,通常有一些現象因不明顯而不容易觀察或者不容易直接觀察,此時,就需要借助電、光、力、熱、機械等方法之間的相互轉換來實現可觀察、容易觀察或觀察效果明顯的目的。比如,1883年,美國物理學家邁克爾遜與莫雷共同研製出來的光學儀器——邁克爾遜幹涉儀,就是將最初的測光速轉換成了測光的幹涉條紋。

三、放大法

在物理實驗的觀測過程中,有些物理量太小,所以無法直接觀測,此時就需要借助於聲、光或迭加等方法,將無法直接觀測的物理量放大成為客觀測量,然後再進行觀測。比如,放大鏡、望遠鏡、顯微鏡等儀器,就是為了適應人們的放大的思想而設計的。事實上,一些極為微小的物理量,如紙的厚度、金屬絲的直徑、頭發的質量等,確實是將其放大後才計算出來的。

四、比較法

在物理實驗中,還將常通過對一些物理現象或物理量的比較,來達到異中求同和同中求異的實驗目的,這就是比較法。比如自感現象的觀察、光譜分析、物體吸熱本領、物體的浮沉、絕緣體的導電特性等,都需要采用比較法。

五、再現法

再現法就是通過模擬自然現象發生的條件,從而在實驗室中重現自然現象的方法。比如,用棱鏡對光進行色散,就可以認為的製造出彩虹,從而達到研究彩虹的目的。

當然,在物理實驗中,所能使用的方法並不局限於上述幾種,至於究竟應該是用什麼方法來進行實驗,就隻有實驗者根據實驗目的在實驗中靈活的運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