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恨(1 / 3)

大進三十年,發生了一件舉國歡慶,萬民擁喝的大事,其轟動程度空前絕後。一時之間,大街小巷裏茶餘飯後所有的談資都從皇上的哪個貴妃與侍衛通奸或者哪個官員真是禽獸不如貪汙腐敗滅絕人性等等全部變成了談論這件讓所有人歡欣鼓舞的大事。

有個頭腦聰明的秀才歸納了民間的各種傳聞再加上自己的杜撰,出了本書,分析了這件事的前後始末,發展高潮。此書一出,立刻遭到各種哄搶,不過短短一炷香時間書已經全部售罄,接著秀才又讓人緊急加印,第二批書一出依舊短時間內全部賣完,以此循環,不過幾天,大進境內紙張嚴重短缺,紙張價格大幅度提升,後世將其歸納為‘大進紙貴’,其寓意不言而喻。

而秀才後來成為了大進的首富那都是後話。

當然用這樣的現象來烘托此大事的轟動程度簡直就是不足掛齒,不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是多大的好事才能讓大進國舉國歡慶呢?

簡單來說就是:

大進國死了一個人。

人死有輕於鴻毛,也有重於泰山。究竟怎樣一個人,才能在死的時候轟動全國,甚至舉國同慶?

殺人屠城,為非作歹,作孽無數,罪大惡極。

滿城風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遺臭萬年。

前史之悲,後史之鑒。這是當朝史官對世人沉重的警醒。

大進,再禁不起這麼可怕的一個人!

這當然不是他可怕的地方,他最讓人恐懼的,是所謂屠城滅國,不過是彈指一揮。

大進國皇帝對他無法,武林中各派高手更是奈他不得。如若這位是個有道德底線,有愛國意識,節操尚未離家出走,三觀也還健全的的正義之士,那麼大進統一四海之時不遠矣。

可惜他不是!

殺人從來隻看心情,不管男女老少,老弱病殘,礙著他老人家的眼了你就趕快自盡免得屍骨無存。若是興致來了,屠城也僅在他一眨眼之間,萬千生命在他眼中不過螻蟻一群,真真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人,帶給大進國的子民多少驚慌失措,惶恐不安,最後甚至絕望。連大進國皇帝也是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生恐一個不小心就被取了項上人頭。

可是這個人死了。

他竟然死了!

沒有人知道他怎麼死的,但他確實是死了。

武林盟主一字一句,說的分明。

然後,舉國歡騰。

大街上人來人往,幾乎所有人的嘴裏談論的都是那個剛剛死去的魔頭。有一個十八歲左右的少女,不,應該是個少婦,她的頭上梳著已出閣女子才梳的發髻,手裏挽著一籃的花,穿梭在人群中,到處問有沒有人要買花。她來來回回把大半個大進城內都走完了,卻沒有一個人要買她的花,幾乎每個被她拉著衣裳問要不要買花的人都拿白眼斜她,然後不耐煩的趕她走。

她走累了,把花放在牆角,自己一屁股的坐在地上,抹了抹頭上的汗珠,自言自語道:沒道理啊,憑什麼小秀才的書都賣出去了,我的花卻一朵都賣不出!

旁邊有個小乞丐聽了她的話,好奇地往她籃子裏瞟了瞟,突然哈哈大笑,手指笑得有些顫抖,指著她的花籃鄙視的說:哈哈,你這個大傻子,這種時候怎麼會有人買菊花,誰會去祭奠那個大魔頭啊!

她的視線落在那一籃子漂亮的鮮豔欲滴的白菊上。

沒有人會去祭奠那個人麼?真的一個人,都不會有麼?

暴躁的將籃子裏的花丟了一地,她泄氣的想,算了,沒有就沒有!他本來就死有餘辜死不足惜,傻子才會去祭奠他!

見那個少婦就氣呼呼的往城門外走了,不管撒了一地的花,甚至連籃子也棄之不顧。小乞丐一邊把花裝進籃子裏一邊想,這小娘子回家肯定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