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的著名將領,他曾為趙國立下過汗馬功勞。他的兒子叫趙括,從小就熟讀各種兵書,常與父親談論如何用兵,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趙括的母親見兒子這樣,很高興,趙括當然更是十分得意,自以為天下無敵。然而趙奢卻很替兒子擔心,認為趙括隻不過是紙上談兵,甚至說:“將來趙國不用趙括便罷,若用他為將,一定大敗無疑!”

因此,趙奢臨終前,特地把趙括喚到床前訓導:“你不是當大將的材料,千萬不可勉為其難。”又囑托妻子說:“日後如果趙王想叫趙括當將軍,你一定要推辭,否則會喪軍辱國!”

公元前260年,秦軍出兵攻打趙國,趙軍由廉頗指揮,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地方堅持抵抗,三年時間秦軍不能取勝。廉頗雖已年老,但作戰經驗豐富。他見秦軍實力強,不能硬拚快攻,就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任憑秦軍怎樣挑釁,也不出戰。秦軍怕久拖不決難以應付,便派出奸細,到趙國去散布廉頗的謠言,說廉頗老了,膽子小了;秦軍最怕的人是趙括,別的將軍都不行……趙王信以為真,就把廉頗召了回來,改派趙括任大將。藺相如當時正在病中,聽說了此事很著急,說:“趙括隻不過死讀了一些兵書,並無實戰經驗,更不懂得靈活運用,派他統率三軍,怎麼行呢!”

趙括的母親也親自上殿麵見趙王,說她的兒子不能當大將。然而趙王主意已定,不管別人怎麼反對,他也聽不進去。就這樣,趙括終於當上了趙軍的主將。

趙括威風凜凜地來到長平,立刻改變了廉頗持久戰的策略,又更換了大批將官。然後,他率領三軍主動出擊,殺出了趙營。秦將白起非常高興,設下圈套引誘趙括。兩軍對陣時,秦軍佯裝失敗,趙括率兵猛追,結果被秦軍團團圍住。接著,秦軍又截斷了趙軍的糧道。一個多月後,趙軍糧絕,趙括被迫突圍,被秦軍亂箭射死,40多萬趙軍也被坑殺。

眾誌成城

【原文】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國語·周語下》

【釋義】眾誌:眾人的誌向、意誌;城:城牆。眾人意誌統一,就能形成堅固的城牆。比喻大家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後,他為了能多搜刮到一些錢財供他享用,下令廢除了當時流通的小錢,重新鑄造一種大錢。大夫單穆公勸諫說:

“大王,廢小錢,鑄大錢,受到損失的是老百姓;老百姓窮了,國家就會沒法治理呀!”

可是,周景王不聽,仍我行我素。這樣,他從老百姓那裏擄掠到了一大筆財富。

過了二年,他又為了個人行樂,下令把全國的好銅收集起來,鑄造兩口大鍾。單穆公又功諫說;

“大王,你兩年前鑄大錢廢小錢,使百姓受到很大損失,現在又要造大鍾,這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用大鍾配樂,聲音也不會和諧的。”

但周景王仍不聽,下令繼續鑄造。過了一年,兩口大鍾鑄成了,一口叫“無射”,一口叫“大神”。

一個敲鍾的人為了奉承景王,諂媚地說:

“新鑄的大鍾,聲音非常好聽。”

於是,周景王就命他敲擊,他聽了後,對司樂官州鳩說:

“你聽,這鍾聲多和諧呀!”

州鳩深知景王鑄鍾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便回答說:“這算不得和諧。如大王鑄鍾,天下的老百姓都為這件事高興,那才算得上和諧。可是,您為了造鍾,弄得民窮財盡,老百姓人人怨恨,所以我不知道這種鍾好在什麼地方。俗話說:‘眾心(誌)成城,眾口鑠金。’大家萬眾一心,什麼事情都能辦成;相反,如果大家都反對,就是金子,也會在大家口中銷熔。”

專橫跋扈

【原文】帝少而聰慧,知冀(梁冀)驕橫,嚐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將軍也。”《後漢書·梁冀傳》

【釋義】專橫:專斷蠻橫,任意妄為;跋扈:霸道不講道理。獨斷專行,恣意妄為,蠻不講理。

東漢時期,有一個狂妄自大、凶悍蠻橫的將軍,名叫梁冀。他憑著妹妹是漢順帝的皇後,擔任過黃門侍郎、虎賁中郎將、執金吾等職務。

漢順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為河南尹,他上任以後,為非作歹,貪贓枉法,聲名狼藉。當時,梁冀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有位老朋友呂放,是洛陽令,呂放在一次進京的時候,拜會了梁商,把梁冀的所作所為告訴了他。梁商很惱火,就把梁冀找來,嚴厲地訓斥了一頓。

梁冀懷恨在心,暗中派出刺客,把呂放殺了。他怕父親知道,又借追捕凶手為名,把呂放宗族親友100多人全部冤殺。

不久,梁商病死,漢順帝讓梁冀接任了他父親大將軍的職務。從此。梁冀掌握了朝廷的軍政大權。

公元144年,漢順帝病死,漢衝帝即位。那時衝帝還是個2歲的幼兒,由梁太後代為執政。梁冀根本不把自己的妹妹放在眼裏,更加專橫跋扈。

過了一年,衝帝又死了。梁冀為了繼續操縱朝廷大權,便立當時隻有8歲的劉攢做皇帝,便是漢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