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周年了。60年在曆史的長河中是瞬間的事,但這短暫的60年,在中國幾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中,是那麼輝煌燦爛。作為一個作家,生逢盛世,該用自己的筆記錄下這滿眼輝煌中的哪怕一束光。而同時,作為一個瀏陽人,我兒時是因為瀏陽河和《瀏陽河》的歌心中常常喜不自禁的。後因知道譚嗣同、胡耀邦、王震等而自豪,再後又加上瀏陽生物醫藥園、瀏陽花炮等等,讓我更加驕傲。

寫一本謳歌瀏陽的書,不是一舉兩得的事嗎?我把準備寫瀏陽的想法向譚仲池、譚談、羅成琰、唐浩明、龔政文、陽衛國、吳震等領導做了彙報,得到他們一致的讚同。瀏陽市雖隻是一個縣級市,卻是一部寫不完的書。寫什麼?我感到難度非常大。去年秋季的一天,我到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謝清風總編輯的辦公室談湖湘文化和湖南精神圖書選題的事,學兄清風得知我準備在新中國成立60年之際寫一部反映瀏陽巨大成就的書,便建議我把角度定在湖湘精神上。通過解析瀏陽精神來反映湖湘精神,通過解剖瀏陽的輝煌來反映新中國60周年的輝煌。我們不久就簽訂了出版合同。

當我信心滿滿地開始收集資料、進行采訪時,一係列任務像開了閘的洪水一樣向我襲來。采訪抽不出時間,創作靜不下心。無奈之下,我隻好求助瀏陽的文友彭曉玲、劉正初,請他們與我一起共同來完成創作《紅色瀏陽》的任務。《紅色瀏陽》今天總算得以如期完成,非常感謝譚仲池主席、吳震書記等領導,感謝譚談主席為本書作序,感謝責任編輯胡雋宓的精心編輯,感謝彭曉玲、劉正初兩位文友的真誠合作,感謝肖行敏、王青等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感謝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瀏陽市文聯、《瀏陽日報》等單位,感謝陳科、胡曉江、熊文、劉旭輝、戴建文、張之儉、李先偉等朋友給予的支持。

由於時間倉促,書中有些引用資料未能一一說明,加上水平有限,書中難免還有一些紕漏,請大家指正海涵!

周文傑

2009年8月1日於瀏陽社港鎮山風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