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魔棒二:轉業換行,讓特長和興趣做老師(1 / 3)

重啟魔棒二:轉業換行,讓特長和興趣做老師

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還正處在開發時期,加州的大山裏傳來了發現金礦的消息。千千萬萬的人蜂擁而至,來到了傳說遍山都是黃金的加利福尼亞淘金。17歲的農民亞威爾也不例外,不遠千裏來到加州,準備實現自己的發財夢。但是事實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加州也並非遍地黃金。而且淘金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不但沒有淘到金子,反而被艱苦的生活折磨,險些喪命。當地氣候十分幹燥,再加上天氣炎熱,水根本不夠一下擁入山裏的的人喝。小小的亞威爾和所有的淘金者一樣,有一點水都放在壺裏舍不得喝,隻是忍不住的時候才拿來潤潤嗓子,被炎熱和饑渴無情的折磨著。人們淘金的熱情還是沒有減退,依然沒有人離去,他們不是抱怨沒有金子,而是抱怨沒有水喝。亞威爾聽到人們怨聲載道,突發奇想:反正在這裏也挖不到金子,幹脆賣水算了。他在附近用挖金子的工具挖出了水源,經過過濾,把水運到淘金的地方去賣,果不其然,銷量很好,許多人淘金者最後都空手而歸,亞威爾卻在那裏為他自己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十九世紀亞威爾就成為了當時的百萬富翁。他挖的不是金礦,是水,可是他挖的又是金礦,而且能象水一樣源源不斷的流出來。

當我們實在是淘不到金的時候,何不去賣水給淘金的人呢?淘金和賣水的故事告訴我們:我們的理想也許不是很偉大,就象亞威爾一樣,隻是為了生存,為了發財。可是在我們真正選擇了一個行業,為了在一個行業上有所建塑,而被逼進死胡同的時候,這個行業不能給我們帶來財富和滿足感的時候,我們何不換個行業呢?

在職能學習中,其中一種情況是,我們會選擇與原來工作專業相關的知識來進行“充電”,可能是因為自己並不能在工作中遊刃有餘,便才選擇給自己原來的專業來“充電”,學習結束,我們可能真的會發現自己在本行業真的沒有天分,學習結束以後我們發現自己還是沒有進步,我們就該象亞威爾一樣換個行業了,去選擇一個更能發揮自己才能的職業,從事自己能獨當一麵,運籌帷幄的工作,這樣工作起來,自己也會有滿足感,還可能得到除了薪水以外的財富。

菲爾·瓊森的父親叫他經營自己的洗衣店,可是菲爾·瓊森一點都提不起興趣,他做夢都想當個機械工人。在父親的洗衣店裏待了些時日,可是他精神懶散,做事情難得動彈,對顧客愛理不理。簡直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父親後來終於答應了要他去工廠做一名機械工人。整天麵對笨重油膩的機器,穿著粗布工作服,不接觸外人,菲爾·瓊森沒有覺得無趣,反倒樂得天天吹口哨,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都不覺得辛苦。後來,他又學習工程機械學,對引擎的研究產生了好奇,從此樂在其中。

這個菲爾·瓊森後來成為了波音飛機的總裁,並開發研製了“空中堡壘”轟炸機,在二戰的時候抵禦盟軍的侵略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偉大源於熱愛,要不是菲爾·瓊森及時換一個自己喜歡的工作,繼續經營洗衣店,真不敢想象後來他會是什麼樣子,洗衣店肯定是生意蕭條,倒閉破產。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另一種情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來“充電”和工作。我們在職能學習中,選擇了自己感興趣專業的相關知識來進行學習後,沒準兒會驚喜的發現自己喜歡這個專業比原來工作的專業要多,更有興趣立誌於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的發展。這個時候也是我們該換行跳槽的時候了,應該象菲爾·瓊森一樣,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為了單純的生存去選擇工作,即使是薪水再高,我們也會象個機器一樣,麻木的模式化的去工作。我們工作起來就會越來越鬱悶,覺得是為了工作而工作,這樣工作起來還會覺得有意思嗎?為了興趣而工作,自己工作起來也有勁兒,再累也察覺不到,還會更快樂,創造力也會更強,還能獨領風騷,有所建塑。愛迪生便是如此,沒有做過一天的正式工作,卻能在實驗室待上十到二十個小時,吃飯睡覺都在裏麵解決,反而樂在其中,發明了一百多種東西,造福了整個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