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豪門貴族 轟轟烈烈(1 / 1)

杜邦家族的族徽是黃金製作的鴕鳥和梅花,顯示貴族的地位與200年悠久的曆史。家族是一個世外桃源,大本營設在美國的威明頓,有一條河流和上萬英畝的土地,200年的經營已形成一個封閉的小社會。

家族消防隊、警察和醫院、學校與教堂、家族式的撫恤製度等一應俱全,沒有外界社會的服務。家長製,輔以長老統治。家族成員結婚,由家族出錢在自己的土地上另建一棟豪華的住宅及生活用品,無償提供給新婚夫婦。大量的馬車、花園及菜園等設施都是家族共有,各取所需。即使有散落在美國其他地方的家族成員,死後也會在遺囑中自覺要求魂歸故裏。

家族成員接受嚴格的家教,視家族財富為第二生命,自覺地為家族創造財富。為了不讓“肥水流外田”,家族的傳宗接代與家族財富的完整性巧妙地結合起來。家族的創業者將自己親生的女兒嫁給親哥哥的親兒子,如此教導:“這樣做,會使我們確保誠實的靈魂和純潔的血統”。實際上,兩位新婚夫婦都是巨額財富的繼承人。由此形成慣例,在第三代中,家族內部至少有10對堂表親之間的婚配,成為美國近親聯姻最多的大家族。

家族的大本營是一座世界化學工業的中心,世紀初,它以財富之最聞名於世。

這裏集中了 40 座大莊園、30 多幢大豪宅、22 艘大遊艇、500多輛最豪華轎車,有人搜集飛機像孩子搜集玩具一樣,美國任何一個大富豪家族不敢望其項背。

本世紀20年代,家族出現“三巨頭”,財大氣粗,奢華無比,令美國新老大富豪瞠目結舌。

阿爾弗雷德·杜邦有200英畝土地的莊園,一座超大型豪宅“尼摩爾別墅”,100多間房屋,一個大型劇院等,正門有宮殿式的石柱,門前蹲著西班牙的大炮,這僅僅是他諸多豪華莊園的一個。

皮埃爾·杜邦建造了一座美國最大最豪華的莊園———朗伍德,麵積1 000多英畝。這是一座巍峨壯觀的私家豪華大樓,耗資1 500萬美元,內設200個房間;一個能容納1 200名貴賓的露天廣場;一個歐洲古典式的大鍾樓,專門進口一個地道的英國諾曼式大鍾;一個巨大的多層彩燈噴泉;一個大風琴,有一萬個風管,用14節火車皮裝運,發出的音量可以響徹3座大教堂,可謂舉世無雙。

皮埃爾·杜邦捐贈400萬美元用來改善中小學校的條件;每年向特拉華大學和特拉華工學院捐贈上百萬美元。

科爾曼·杜邦向母校麻省理工學院捐贈50多萬美元,每年追加100萬美元。家族對該校的捐款總數達3 000多萬美元。

阿爾弗雷德夫人向慈善與教育事業捐贈5 000萬美元,獲得佛羅裏達州“大善人”的美譽。

杜邦家族以捐款的方式先後建立了35個基金會,近4億美元的財富。其中最著名的朗伍德基金會,擁有資金2.5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基金會之一。

美國《財富》雜誌每年將杜邦公司列為“最負盛名”的公司。70年代,家族私有財產76.29億美元。1986年,家族掌管的公司盈餘271億美元,《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將其列為全美財富第二。90年代,家族控製下的財富增加到1 500億美元。

杜邦不僅以財富炫耀天下,也因權勢名震美國,30年代達到鼎盛。

家族成員在美國參眾兩院中左右逢源、根基雄厚。三巨頭之一的科爾曼在30年代直接問鼎總統寶座。皮埃爾·杜邦成為羅斯福總統的紅人,在大危機中,出任全國複興工業谘詢委員會主席,在商務部的商業谘詢和計劃委員會任職,在經濟界,獨掌牛耳。

皮埃爾·杜邦精心策劃,將家族一位千金嫁給羅斯福總統的兒子,大富豪與總統聯姻,財勢與權勢相得益彰,杜邦掌握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

追根溯源,杜邦今天的輝煌與榮耀.是因家族財富的開創者一個偶然的靈感,為杜邦敲開了財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