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孤獨…………(1 / 1)

孤獨隻是常態,這一點也不浮誇

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複原,即使最狂熱最堅貞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恒。

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一。

周末睡個午覺,醒來發現已經是傍晚。很多人都會這樣。

醒來後感覺周圍空空的,一切都那麼安靜,跟窗外傳來的喧囂成反比,

有種不在人間的錯覺,好像我錯過了什麼:

晴空萬裏,卻沒有可以約出去玩的朋友。

於是在微博發個自以為搞笑的段子,好幾個小時沒有人回複。

打開微信群,所有人的話題你都插不上嘴。

最後打開知乎回答問題,連個點讚的人都沒有。

就像畢業季,網上流傳的一段感慨:“我在遊戲裏贏得了一個好東西,想扭頭和宿友們炫耀時,才發現整個寢室就剩下自己,當時的感覺真像挨了一記悶拳。”

生活的軌跡總是反反複複,走走停停,你知道今天下的雨和昨天的不一樣,明天放晴的太陽跟今天的有些差別,眼前的好友下一秒或許就成為路人。

每個孤獨的人走過來,都有不同的坎坷,孤獨的人都有他們自己的泥沼。

二。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裏說: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裏。”

自從長大以來,孤獨就成了常態。

怎麼解釋孤獨,在微博裏看到一個形容很恰當的答案。

“孤獨這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間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兒擎瓜柳棚下,細犬逐蝶窄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惟我空餘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和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馬男波傑克》動畫的片頭有個細節,他是好萊塢明星,他有豪宅有派對有首映禮有整天尾隨他的娛記,他身後總有人在狂歡,那些人為了他蜂擁而至,卻沒人與他有關。

像朱自清說的:“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

經常聽到有人說:“我不怕孤獨。”

隻是為了給自己壯膽而已,是因為我知道我將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在孤獨中度過,所以我必須習慣它,但不代表我享受孤獨。

習慣孤獨,也許就是最大的孤獨了。

三。

在這方麵,長尾改變得最大。

大一的時候,他喜歡到處參加社團活動,各種大小音樂節,跟朋友一起開黑打機,感覺有人在一起才會開心點。

可上大三後,長尾卻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更喜歡一個人去看書,一個人在圖書館聽音樂,一個人做著其他有趣的事情。

“以前在過程當中會很開心,可結束之後終歸孤獨,並沒有收獲到什麼。其實很多東西經曆過了之後感覺沒有什麼意義。”

人們在白天與同事討論,在夜裏和朋友宿醉,下班和同事到ktv呐喊,周末和朋友看電影,可是發現嗎,每每結束後都是自己一個人坐回座位埋頭,自己一個人走在回家的巷子口,自己一個人穿梭在各號地鐵線中。

人們總會想方設法要填補內心的空虛,可越這麼做,生活覺得變得更艱難,內心的空虛依然還在。

倒不如承認現實中的孤獨是常態,抱著適應的心態去置身在這個常態中。而不再是盲目的尋找熱鬧的地方。

最後。

有人說享受孤獨就是自虐。

大多數人隻會看到孤獨的黑暗麵,於是覺得孤獨一詞配不上用享受來搭配。

反過來看,孤獨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是它能帶給你獨處的機會,擺脫紛擾雜亂的人群,冷靜思考和分析,對自己重新定位,對生活重新安排,讓自己得以鍛煉。

享受的孤獨,指的應該是這種。

而若僅僅想起負能量的那麵,結果隻會想《浮誇》裏唱的:

#我期待到無奈有話要講#

#得不到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