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後記(1 / 1)

還記得剛到《電腦報》的時候,就認識了謝東和張儀平。那時候,車東林還是我的鄰座,他正在籌劃《微型計算機》的創刊事宜,在報社和情報所之間跑來跑去,很忙的樣子,還讓我幫他寫了第一期試刊的卷首。之後,《計算機應用文摘》改版,跟著《電腦報》副總編謝寧倡和編輯部主任黎和生一起在情報所九樓的會議室裏,聆聽過他們激烈的討論。

楊、夏一珂、趙飛、範再生、秦挺楠、祝康?

這些名字都曾被身邊的同事和朋友多次提及。

但總的說來,遠望仍然是個低調的公司,當我在互聯網上試圖搜索一些與遠望相關的資料時,隻找到很少一點東西,他們不事張揚,穩中求進的性格也造成了外界的一些誤解和流言。

從9月5日開始,兩個月的時間,一直在和遠望的部門負責人、骨幹員工交流、談話,在他們溫和的表情和言辭後麵,你能感受到強烈的執著和進取的欲望。

畢竟,這是一個造就了全中國最強大的硬件媒體和數碼媒體的團隊,10年中,他們幾乎每年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

正像公司的總經理謝東說過的,他們單純,但是真誠、有思想,熱愛生活。一個印象很深的細節是,采訪結束後,每個人都會記得拿走桌上盛水的紙杯,然後彬彬有禮地道別。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真正地喜愛這個公司。在見慣了其他一些企業員工對公司的冷漠後,你會覺得這一點非常難得。

這是一本講故事的書,記錄的都是遠望人生活和工作的點滴。然後按照時間和主題的線索串連起來。

由於時間限製,采訪的對象隻有40多位,加上體裁和篇幅的原因,有很多素材並未寫進書中,這都是作者的遺憾。在遠望200多名員工中,應該還會有更多的故事,有待未來的書寫。

感謝《重慶晨報》的記者丁然,他的“重慶IT江湖”係列為這本書的寫作提供了一些思路,並且在文中作了部分引用;感謝遠望辦公室的劉洋和其他工作人員,他們為每次采訪提供了熱情的準備和幫助。

還要感謝遠望出版事業部的王煒和戚斌,他們嚴謹的工作讓本書避免了很多疏漏和錯誤;還有製作部的鄭亞佳、李雪麗、陳華華,本書精美的封麵和版式就是出自她們之手。

2005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