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鹽和鐵之外,管仲采取的是完全的市場經濟。“關幾而不征,市正而不布”,商業稅收幾乎不征,市場運作極少幹預,讓市場決定商業的命運,讓競爭決定誰是強者。
不僅如此,管仲還利用市場經濟控製和幹預敵國的政府,如今的美國就常常采用這樣的辦法,如果美國政府看了管仲的案例之後,他們一定驚訝得合不上嘴。
外貿也是管仲看重的一個部分,齊國的通關費用便宜,手續簡潔,很快成為整個周朝的經濟貿易中心。
集市是市場經濟的象征,管仲作了詳細規定。“有市,無市則民乏矣。”必須要有集市,否則老百姓的用品就會缺乏。集市要征收營業稅,要統計商家的數量,每年春分的時候確定稅率,立夏的時候按月核收,秋天則進行統計。
當然,管仲講得更詳盡一些,這裏很難全部記錄。
——齊桓公的三大缺點
三天三夜過去,齊桓公徹底被管子思想折服,他覺得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隻要按照管仲說的去做,和諧社會就一定會實現。
可是,他有顧慮。
齊桓公的性格就是,有一說一,決不掩飾。所以,他把自己的顧慮說出來了。
“管老師,您說的都是對的,可是,我有三個缺點,不知道能不能把國家治理好。”齊桓公說。
“請講,主公能夠承認自己的缺點,那就是一大優點了。”盡管不是一個善於拍馬屁的人,適當的時候,管仲還是會給一點勉勵。
“我喜歡打獵,打上癮的時候,就在野地裏一直等到天黑,等到看不見野獸了才回來,什麼國家大事都顧不上。”第一個缺點,愛打獵,玩物喪誌類型。
“這雖然不好,還不算什麼要緊的缺點。”是啊,打獵沒關係,別打人就行。
“我喜歡喝酒,喝起來黑天昏地,喝多了就睡覺,也很耽誤事情。”第二個缺點,酗酒,因酒誤事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不算什麼大問題。”是啊,喝多了沒關係,別撒酒瘋就行。
“我還好色,喜歡泡妞,看見漂亮妞就走不動路。不瞞老師說,我哥哥襄公那是太過分,跟我姐姐文薑玩亂倫,我比他們好一點,不過也泡了幾個表姐。”第三個缺點,泡妞,見色忘命類型。
“這雖然不好,也算不上什麼。”當國君的,誰不喜歡泡妞?隻要別泡自己的親妹妹就行。
幸虧齊桓公沒有生在現代,否則還會有兩個缺點:網上聊天和打麻將。
齊桓公聽說自己的三大缺點竟然都算不上什麼,心說這老師不是在忽悠我吧?這三個缺點都不算什麼,那什麼缺點才是致命的?
“老師,那你說說,這些都不算大缺點,什麼才是不能幹的?”
“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管子•小匡》)什麼意思?當君主的,隻有優柔寡斷和不奮勉不可以,優柔寡斷則無人給你賣命,不奮勉就成不了事。
齊桓公想想,這兩樣自己似乎還真是不錯。
——管子的要求
對管子有信心了,對自己也有信心了,齊桓公覺得這事情可以幹了。
“管老師,你就當上卿吧。”齊桓公二話沒說,就要任命。
換了別人,這時候就該謝恩了。但是,管仲不是別人,他是管仲。在戰場上他怕敵人,因為敵人是不講理的。而在殿堂上他不怕國君,因為國君是講理的。
“我幹不了。”管仲這樣說。
“為什麼?”齊桓公很驚訝,什麼革命道理都明白的管仲竟然說自己幹不了。
“我不夠高貴,地位低的人不能管理地位高的人。”管仲說。有道理,人間現狀。
“別介,我馬上發布命令讓你的地位僅僅次於我,連國、高兩家也在你之下。”
“我有地位了,但是我不夠有錢,有權沒錢,我怕自己會貪汙腐敗,包藏私心,假公濟私。”管仲說。有道理,人之常情。
“別介,我給你三處封邑,再把齊國國有資產一年的稅收給你,夠你隨便花。”
“俗話說,疏不間親。您是國君,有大把公族親戚。我是外來工子女,咱們之間關係疏遠,我怕有公族在你麵前說我壞話,我怎麼辦?”管仲說。還是有道理,現實就是如此。
“這個容易,從今天開始,您就不僅僅是我的老師,還是我的義父,就像當年武王叫我祖先尚父一樣,您就是我的仲父。”
管仲的三點要求都得到了滿足,他感受到齊桓公的誠意了,但是即便如此,他依然有要求。管仲知道,醜話要說在前麵。
看來,管仲不是焦裕祿式的好幹部。
——管仲的內閣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我還要用自己看好的人。”管仲進一步提要求。
“沒問題啊,你是上卿,內閣你自己組織啊。”
“思維敏捷,言辭得當,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節,這方麵,我不如隰朋,他做大司行(相當於外交部長);熟悉農時,了解田地,懂得灌溉,在這方麵,我不如寧越,他做大司田(相當於農業部長);行軍打仗,作戰勇敢,愛兵如子,這一點上,王子成父獨一無二,他做大司馬(相當於國防部長);公正執法,熟悉法律,這一點上,賓須無做得最好,大司理(相當於最高法院院長)是他的;實話實說,有錯必糾,剛正不阿,這個人是東郭牙,大諫官(相當於監察部長)非他莫屬。這五個人,就是我的內閣成員。”管仲早已經有了自己理想的內閣人選,可是,沒有鮑叔牙。“鮑老師呢?難道他不能進內閣?”齊桓公感到驚訝,依著他,就算是出於對哥們的報恩,管仲也該給鮑叔牙安排個位置。
“沒有,老師是老師,朋友是朋友,內閣是內閣,不要攪在一起。”管仲答道,並沒有一點慚愧的意思,“主公,還有一句話要說在前麵,雖然你是國君,但是管理國家是我的事情,主公不可以隨意幹預。”
齊桓公愣了一愣,還是點點頭,同意了。
你會說,這不是成了內閣負責製?這麼現代?吹吧。
這絕不是吹牛,這是曆史事實,《管子》中有明文記載。而且,從任何史料中我們都看不到齊桓公幹預內閣事務的記載,齊桓公也從來沒有殺過一個大臣。
——————————————————————
長篇連載,未完待續,每日更新。歡迎各地媒體轉載,轉載請聯係[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