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鮑叔牙的妙計
眼看著小白被管仲射中,鮑叔牙目瞪口呆,想不到自己這一次還是輸給了管仲。他欲哭無淚,隻能恨恨地看著管仲的人馬越跑越遠,直到消失。
“走遠了嗎?”是小白的聲音。
“什麼?”鮑叔牙吃了一驚,小白沒有死。
“走遠了嗎?”小白的聲音清晰而鎮定,不像是受了傷。
“遠了。”
小白坐了起來,手上拿著那支箭。
“好懸,幸虧帶鉤擋住了。”小白說。原來,那支箭被小白衣服上的帶鉤擋住,並沒有射傷小白,小白當時急中生智,假裝被射中,倒在車上,同時也避免再次被射。
“那一口鮮血怎麼回事?”鮑叔牙問。
“我把舌頭咬破了。”
鮑叔牙吃了一驚,想不到小白這麼機警,這麼果斷,一瞬間的事情,被他想得那麼明白。現在,他更有信心了。
“狗日的管跑跑,此仇不報,誓不為人。”小白咬著牙罵道。
——鮑叔牙的計策
鮑叔牙和小白趕到臨淄的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晚了。一百乘戰車就在城外安營紮寨,鮑叔牙和小白洗了一把臉,急忙趕進城裏。幹什麼?串聯。
在齊國,小孩子都知道“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說法,一個中心就是國君,兩個基本點呢?一個是國家,一個是高家,並稱國、高二氏。
國、高兩家都是公族,也就是說都是薑太公的後人,兩家的祖先都被周王直接任命為齊國的上卿,世襲名譽上卿,那地位非同小可。國、高兩家勢力之大、地位之尊崇在齊國僅次於國君,曆屆國君上任,都要爭得兩家的支持。無知之所以幹不長,就是因為這兩家不肯出來表態支持,其他的大夫才敢下手幹掉他。
鮑叔牙當然知道國、高兩家的作用,因此一直設法與他們保持聯絡,在莒國期間,時不時派人送些土特產過來聯絡感情。在這一點上,鮑叔牙比管仲做得好。管仲不是沒有想到過這一點,隻是他覺得公子糾排位在前,又有魯國作為後台,性格高傲的管仲就懶得來巴結國高兩家了。
盡管一向的公關做得不錯,但鮑叔牙知道,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僅僅靠那一點人情關係是不夠的,你必須要有足夠的理由來說服他們,要有超人的計謀來把握他們。
從前什麼事情都依靠管仲出主意的鮑叔牙,這個時候要靠自己想辦法了。
好在,鮑叔牙有主意,而這個主意是管仲從前曾經用過的。
“管仲啊,你這個朋友沒有白交啊,我要先感謝你。”在行動之前,鮑叔牙由衷地在心中感謝管仲,因為他知道,這個從管仲那裏學來的辦法一定會成功。
按著規矩,國家在高家的前麵,排序不能錯了,否則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鮑叔牙和小白來到了國家,拜會國懿仲。
“國老,小白來拜會您了。”公子小白很謙恭,開口叫國老。
“哎呦,快坐快坐。公子什麼時候回來的?”國懿仲很客氣。
“剛到,聽說出事了,回來看看。這不,先來拜會國老。”小白說,絕口不提爭奪寶座的事情。
“好,好。”國懿仲也不提,其實傻瓜都知道小白這時候來幹什麼。為什麼不提?因為他還沒有決定支持誰,基本上,他更傾向於公子糾。
“莒國是小國,沒什麼好孝敬的,我帶了些那裏的特產牛蒡過來,國老笑納。”小白提上來一個口袋,一口袋的牛蒡。牛蒡是幹什麼用的?那是一種莒國特產的植物,壯陽效果極好,堪稱春秋時期的偉哥。
“哎喲,這麼大老遠,多謝了。”國懿仲很高興,真的很高興,從前小白就托人帶過牛蒡過來,效果還真不錯。
國懿仲收了牛蒡,但是還是不提國君繼位的事情。又聊了幾句,小白和鮑叔牙起身告辭。
“慢走慢走,有時間再來啊。”國懿仲一直送到大門口。
“多謝國老,一言為定啊。”小白大聲說。
鮑叔牙和小白失敗了?沒有,很成功。
在這個政治敏感時期,每個政治人物的眼睛都是擦得雪亮的。
小白回來的消息早已經被高家知道,所以在小白去了國家之後,高家的眼線就布在國家的大門外了。看見小白出來,高家的眼線急忙回來複命。
所以,當鮑叔牙和小白來到高家的時候,高傒已經知道小白與國家相談甚歡,並且在離開國家的時候還說了“一言為定”之類的話。什麼一言為定?
在這裏需要插一段,高傒是高姓和盧姓的祖先,不僅是中國的,也是韓國的,韓國高姓和盧姓全是從中國遷移過去的。有人立即會問:那韓國前總統盧泰愚和盧武鉉呢?那當然是。八年前盧泰愚來山東尋根問祖,專門去了臨淄敬仲鎮拜謁了祖先高傒。
“高老,小白特來拜會。”小白見麵,還是很謙虛。
“哎呦,這麼快就回來了?”高傒假裝才知道小白回來。
“不快不行啊,為了國家,為了祖宗的榮譽,我晝夜兼程回來,害怕晚了呢。”小白說。這一套說法是鮑叔牙早就教他的。
“為了國家?為了祖宗的榮譽?”高傒有點沒聽明白。
“是啊,無知真是無知,殺了他大快人心。但是,國不可一日無主,我就趕回來了。這不,不瞞高老說,我剛去了國家,國老支持我繼任國君,又讓我來拜會高老,希望高老支持。”這個時候,遮遮掩掩反而不好,小白直截了當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