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太後寵愛叔段,地球人也都知道太後要求的,莊公就不敢違抗。北鄙、西鄙兩城的守城官摸摸自己的烏紗帽,再摸摸自己的脖子,滎陽太遠而京城太近,除了服從之外還能有什麼選擇?
整個鄭國都知道北鄙和西鄙被叔段搶走了。
鄭莊公當然知道,他特地去拜會了母親,太後原本很高興,看見大兒子的時候臉色陰沉下來,她知道大兒子要來說什麼,她準備好了大吵大鬧大罵。
然而,她小看了自己的大兒子。
鄭莊公絕口沒有提叔段的事情,簡單問候了幾句,走了。
叔段在等著,等莊公派人來責備自己,然後認錯並交還兩城的賦稅。可是,莊公似乎完全不知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不久娘來信了,娘在信裏說:“大膽幹,娘是你的堅強後盾。”
兩年過去,叔段相信京城的糧草已經充足了。
京城雖然是一座大城,但是這裏並沒有軍隊。自古以來,軍隊都在首都和邊境,而通常的城市隻有少量的地方武裝維持秩序,類似城管大隊。叔段當然知道,靠這幾杆槍頂多能上山打遊擊,要奪取政權,必須要有自己的軍隊。
叔段開始打獵了,打獵就需要人馬,就需要操練人馬。這樣,叔段在自己的地盤上征兵了,之後開始演練陣容和打法。
地球人都知道叔段在整軍備戰,地球人都知道叔段想要幹什麼。
莊公自然也知道,不過,這一次他甚至連母親那裏也沒去。
太後很高興,她以為莊公不是軟弱就是愚蠢,看來自己沒有看錯他。
她不知道,她真的看錯了自己的大兒子。
叔段也很高興,他相信哥哥不是懼怕母親就是懼怕自己。
“忍。”莊公告訴自己。那時候,“忍”字有十八種寫法,可是莊公沒有寫下一個“忍”字,他把這個字放在了心上。
“忍”是什麼?刀在心上。
——公子呂的抱怨
莊公在忍,可是大夫們已經看不過去了。
“小祭,叔段欺人太甚了,擺明了是要謀反。你是顧命大臣,該去跟主公說說吧。”公子呂來找祭足,公子呂是莊公的叔叔。
“急什麼?我不是不想說,我是在忍。”祭足笑了,整個鄭國,隻有他知道莊公是在忍,因此他也忍。
“忍什麼?”
“你是莊公的叔叔,你去問問他,他會告訴你。”祭足把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真的是個人物,難怪鄭武公這麼看重他。
公子呂於是來找莊公。叔叔來了,莊公熱情接待。
公子呂倚老賣老,說話也不客氣。怎麼說?《左傳》上有記載。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這段話翻譯成現代話,是這樣的:國家不能忍受二元化領導,老大你究竟想幹什麼?你要是想把國家給老二,早說啊,我這就投奔老二去。如果不想給,我建議就辦了他。你總是這樣默默唧唧,群眾都對你沒信心了。
莊公笑了,說道:“老叔,急啥呀?我還沒急呢。”
公子呂是個聰明人,現在他知道,莊公早已經成竹在胸,不僅莊公,就是祭足也成竹在胸。
——萬事俱備
俗話說:貓走什麼步,取決於耗子。
莊公忍到什麼時候,取決於叔段。
叔段決定動手了,所以,莊公也決定動手了。
叔段出兵占領了鄢和稟延,並且將兩地的地方官驅逐出境。
整個鄭國震驚了,就好比把上海封給了你,你順手把浙江給劃拉進去了,現在又出兵把江蘇給占領了,還把中央政府派去的省長給趕走了。這不是造反嗎?這不是分裂祖國嗎?
鄭莊公並沒有急,他放風說要去周朝首都洛邑,他繼承了武公的大周上卿的職位,想起來的時候還要去偉大首都轉一轉,過一把當中央領導的癮。
太後笑了,她立馬派人給叔段送信,約好莊公不在的日期進攻滎陽,她在城內做內應。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但是,太後太不了解自己的大兒子了。
送信的人一出城門就被捉住了,搜出書信,直接送到了莊公手中。
莊公看完了信,說了兩個字:“可矣。”
一切盡在掌握中。
萬事俱備,東風勁吹。
“可矣。”名人名言啊。
——解決問題
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莊公三十五歲,叔段三十二歲。
叔段親率大軍二百乘戰車,浩浩蕩蕩出了京城,前往滎陽。今天是裏應外合的日子,從今天以後,讓老大就永遠永遠留在周朝的偉大首都吧。
叔段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日子其實不是太後定的,而是哥哥定的。
哥哥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著弟弟來。哥哥準備了什麼?餡餅,還是陷阱?
餡餅後麵是陷阱。
叔段的大軍剛出了京城東門,公子呂的大軍就進了京城西門。
等到叔段知道老窩被端急忙回軍的時候,公子呂的大軍已經追到了跟前。兩軍對陣,各自兩百乘戰車。
“叔段謀反,我奉鄭侯之命討逆。對麵的弟兄,你們屬於非法武裝,就地解散,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公子呂大聲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