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墜崖(1 / 2)

21世紀,q大

“木瓊,明天學校就放假了,有沒有打算如何度過五天的假日?”一名火紅大波浪秀發的女子左手推了推前麵女子的背脊,右手仍然拿著小鏡子自顧自地照鏡子。明天可得拉著木瓊好好去玩玩,大學的時光全奉獻給了兼職。

坐在照鏡子女子前麵的木瓊轉過頭來,一頭烏黑的秀發披散開來,恰巧此時窗外陽光傾瀉,那黑如緞的長發真是美極!再仔細一瞧木瓊的臉,五官無一處不美,奇怪地是,如此精致的五官組合在一張臉上,偏偏顯得平平無奇,倒是令人驚異。“方潔潔,你有計劃你就說吧,不用這麼拐彎抹角。”眼裏流露出一副早知你有計劃的神情讓方潔潔一陣臉紅,放下了鏡子,方潔潔也不繼續拐彎,雙眼不停地朝木瓊眨啊眨,“我們去廬山吧,我早就聽聞廬山崢嶸瀟灑,雄峻詭異。我們不如趁這次學校放假五天的機會前去一觀,了我心中一憾。”方潔潔神情認真,看上去倒是確有其事。木瓊沉思了片刻,點頭答應了。

方潔潔想去廬山,木瓊一直都知道。以前方潔潔想去廬山一直因為木瓊各種兼職而錯過了,木瓊心裏有點愧疚,本來放假這五天打算兼職的事也不打算告訴方潔潔了。友情需要共同維持,不是一個人一味的付出。因為是孤兒,木瓊特別珍惜這份友情。

兩人說好時間地點約見便各自回家了。

次日清早,木瓊穿著一身白色休閑裝背了個背包便來到了q市火車站,稍稍等了約半小時,方潔潔姍姍來遲。“sorry,你知道的我媽”穿著一身嫩黃淑女裙的方潔潔聳聳肩,雙手兩攤,臉上流露出無可奈何的表情。木瓊微微一笑,右手扯扯背上的背包,“早備了你的份兒”。方潔潔露出明朗的笑容,拍了拍木瓊的肩膀,“好姐妹”。

此時,正式春末夏初的時候,這時是木瓊最喜歡的季節,木瓊微微閉著眼睛假寐,太陽散發著光與熱,透過玻璃照在木瓊身上,方潔潔看著木瓊的臉龐不知怎麼心中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高鐵的速度很快,不過是睡一覺的功夫,兩人就已經到了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廬山山腳下。方潔潔望了望廬山,笑意粲然。“瓊瓊,你知道廬山的由來嗎?”

木瓊點點頭,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腦中的思緒,緩緩開口道:“早在商初,也有人說是在周威烈王時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廬山學道求仙。據說匡俗字君孝,有的書稱匡裕,字子孝,也有稱為匡續的。從中國傳統的名與字的聯義看,其名為裕,是較為合理的,俗字是誤傳,俗、續二字罔音,也是傳聞之悅。但普遍流傳的名字是稱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此外,還有稱匡俗為廬俗,這種傳說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為氏,以氏為姓,倒還符合古代的慣例。至於他確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我也不知道。據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於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屢次回避,潛入深山之中。後來,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並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為‘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脫匡字的諱,而改稱‘廬山’。”

“啪、啪、啪”方潔潔揚手鼓掌,“不錯,這隻是其一。第二種傳說,在周武王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著白色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隻留下一座空廬。人們把這座”人去廬存“的山,稱為廬山。”成仙“的先生名輔,所以又稱為”輔山“。第三種傳說,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時間較晚,情節也有些不同。說是匡俗的父親東野王,曾經同都陽令吳芮一道,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東野王不幸中途犧牲。朝廷為了表彰他的功勳,封東野王的兒子匡俗於鄔陽,號越”廬君“。越廬君匡俗,有兄弟七人,愛好道術,都到都陽湖邊大山裏學道求仙。這座越廬君兄弟們學道求仙的山,被人們稱為”廬山“。不過,我不是想說這些。我從小出生在九江,每周都跟著爸爸來爬廬山,我幾乎就是爬著廬山長大的。”說到這裏,方潔潔聲音有點感慨,看著木瓊揚口欲言,連忙繼續開口道:“我沒說過我沒去過廬山呀!”方潔潔調皮一笑,往廬山的路小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