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時許,我們坐馬車從京師趕往天津口,到了下午我們到達了天津口海麵,坐船前往蘇州。經曆了三天三夜的海上漂泊又幾經輾轉我們到達了蘇州。步臨蘇州大地,蘇州那種如詩如畫的景色,不禁讓我們感到生命是多麼美好,俯身蘇州,你無法用言語來惜品它的美,一種渾然天成的優雅向世人宣告著蘇州的韻味。蘇州是魚米之鄉,那穿城而過的段段小河,承載了多少無盡的相思!漾漾的小河如詩般委婉,如歌般悠揚,如愛般纏綿!流淌,演繹,點綴著世事;一路流淌,一路訴說,或許那潺潺的水聲就如同一個蘇州纖巧的女子的呢喃細語一般……
我知道皇後是土生土長的蘇州人,所以我讓皇後來描繪一下她所印象中的蘇州,皇後說道:蘇州之美,美於她的人傑地靈,美於她的與世無爭。”
“委屈你一下,這次回來因是秘密行動所以不能回家探親。”
皇後當然也明知這理,所以很懂事地點了點頭。
閑逛在蘇州街頭,古色古香,氣派祥和,街上的小商小販叫賣著自己的營生,有賣風箏的,三月的蘇州已是暖風和煦,很適宜放風箏。有賣花生糕的買上幾塊,拿在手中,放在嘴裏有一種入口即化的香甜質感。有算卦的,那大仙的裝扮頭戴道士帽,身披褂仙衣,旁邊放著一麵陰陽算卦的旗子,好不神秘。當我們遊覽到留園處時發現他的主人今天是五十歲壽辰,於是我叫李長安買了份厚禮,交給留園的管家,從而我們也一起被邀請到留園,進入留園管家讓我們自行觀賞,置身留園果然有一種世外桃源的美感。
這時的汐凝就要發揮重要作用了,曾聽她說過原先曾來過幾次。邊走邊向我們介紹到:“留園最美之處當然就是這裏的移步換景了,所謂的移步換景就是指在這裏透過每一扇長廊的窗戶向外看都能夠構成一幅美麗的畫麵。在這裏亭台樓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遠景近景的層次都構成著一幅幅完美的畫麵。你們再看看這假山,它是由地地道道的太湖石打造而成的,每一塊石頭都價值連城。你們再看看這參天古樹,每一棵都上百歲的樹齡.......”看到這裏,聽到這裏我不禁感歎工匠們的巧奪天工,加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這蘇州園林的超凡,淋漓盡致地展現在世人麵前。雖說北京的圓明園也仿製過這裏,但這種美還是無法複製的。
“留園還有一處景致是不能不去瀏覽的,那就是壁畫,這裏的壁畫卻並不是人工所雕鑿的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為,經曆了幾百年的風吹日曬,經曆了幾百年的植物生長,才最終形成了這一幅幅壁畫。”
置身於蘇州園林,會發現她是與世隔絕的,這裏有一種幽靜,有一種神秘,文人墨客常常會在這裏寄情山水,對詩論調,吟賞煙霞......
王棟風感歎道:“難怪有人曾經這麼評價過蘇州‘一朵芙蕖,兩樽豔酒,三枚孤星,四丈冰綃難把新衣裁,五寸戀心舊衣無從改。六子棋白,七步讓先手,八次回眸回首了前緣。九問蒼生,十年茫茫生死誰知曉?十裏紅蓮,九重堇鳶,八點韶華,七玫孤星苦把相思連,六顆淒戚心情難忘懷。五童相爭,四朵杏花少,三回過鄉過家尋君顏。兩處閑愁,一人潸潸朝暮難解懷。東有杭州,西有青海,南達新竹,北臨燕京。美不勝收之地多矣,卻獨忘不了那白發蘇州。”是啊,真希望有一天朕生活的地方也有這番光景啊!
到了飯口主人招待來賓,酒食甚多。飯後告別留園,我們繼續遊覽,晚些時候,我請他們到蘇州最有名的鬆鶴樓去吃飯,鬆鶴樓之所以有名是因為這裏有一道聞名天下的菜肴-----鬆鼠桂魚。當店小二將這道菜端上來時菜香頓時撲麵而來,咬上一口真的是外酥裏嫩。我向他們三人介紹道:“就是這道菜讓乾隆爺都讚不絕口,而該菜想要做成功需要三人合作才能完成,一人切,一人炸,一人澆汁為的是怕這秘方流傳出去,但這鬆鼠桂魚原先可不這麼叫,原先叫鬆鼠鯉魚,之所以改名是由於這種魚雖然好吃但秀才卻不敢品嚐,由於講究鯉魚躍龍門一說,所以秀才們認為如果他們吃了就考不中舉人了,所以這兒的老板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就改名叫做鬆鼠桂魚了。”
夜晚泛舟於太湖之上,我對他們三人說道;“借著這美好的夜景我們不妨來一場知識的比拚吧!看看誰能說出關於描繪蘇州的詩句最多,我先來。”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係畫船。”
皇後:“俯水枕石遊魚出聽;臨流枕石化蝶忘機。”
王棟風:“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河頭冰欲銷。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鴛鴦蕩漾雙雙翅,楊柳交加萬萬條。借問春風來早晚,隻從前日到今朝。”
李長安:“揚州驛裏夢蘇州,夢到花橋水閣頭。覺後不知馮侍禦,此中昨夜共誰遊?”
..............歡笑聲,嬉鬧聲蕩滌在太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