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1)
第一節 夢想從這裏啟航
“走進這裏,你將變得更加博學和智慧;從這裏走出去,你將對社會和人類更有價值。”
——康奈爾大學校訓
經曆了殘酷的聯考,每個同學都是滿腔熱血帶著理想與希望,憧憬著未來的大學生活。當踏進大學這座神聖的伊甸園,我們發現這裏陽光燦爛,空氣清新,樹葉蔥鬱,同學友好和睦,老師親切慈祥——大學的日子,很愜意,很輕鬆,很自由。
是的,大學很愜意,但是想要得到真正的舒心就必須麵對競爭與挑戰,風雨後才能見彩虹,否則我們這時混生活,將來生活一定混了我們;大學很輕鬆,但是想要出類拔萃,就必須保持緊張的生活節奏,一刻也不能放鬆,想放縱自己的時候就先想想別人正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努力呢,還敢玩嗎?大學的確很自由,但是想要得到真正的自由就必須受到潛在的約束,比如校規、考試規則、宿管條例。大學的魅力並不在於遵守規則,而在於從規則中發現的樂趣。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商人偶然路過一個小島,愕然發現沙灘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少年,他們愜意地享受著溫暖的日光浴。看到這樣的情景,商人十分生氣:“他們還這麼年輕,怎麼能這樣荒廢人生呢?”
於是商人對他們進行一番勸誡,講了讀書的種種好處,最後說:“你們為什麼不好好念書呢?你們畢業了能找掙很多錢的好工作,然後可以在海邊買一所美麗的大房子——這比起你們的遊手好閑好多了!”
“買了房子之後呢?”
商人沉思了一下,微笑著說:“那時我們已經工作了大半輩子啦,每天享受一下日光浴應該是不錯的消遣。”
少年們齊聲大笑起來:“我們現在不就是在享受日光浴嗎?”
如果僅僅把享受日光浴作為人生的目標,那簡直是太容易不過了,因為隻要天上有太陽,每個人都能夠隨時隨地地實現。同樣的,如果僅僅把“找一份好工作”、“進一家好公司”、“過有錢人的生活”作為人生的目標,那麼上大學變得不再是那麼必要,因為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有無數種,完全可以把上大學的時間用來通過其它方式實現目標。
寒窗十年,帶著夢想,我們到底為什麼要上大學?
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身為準大學生的我們,大多業已成年,父母的期望固然是學習的動力,但絕不是主要動力。我們是為了自己而上大學,是為了親手構建自己的人生,創造美好的未來而選擇大學的。都說現在是“知識經濟”,知識才能創造財富,獲取知識或許不隻上大學這一條路,但是上大學絕對是獲取知識的途徑之一,換言之,我們是為了創造自己的財富才在這裏,絕不是因為他人的期望。因此,我們可以背負著父母的期望,把它作為促使我們前進的動力,但絕不能以此為我們上大學的唯一原因,隻有在懷揣夢想的同時背負期望,才能真正擁有探求知識的精神和創造的欲望,主動的學習才能發揮效用,否則一味的被動接受又跟高中時期有什麼兩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