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與知縣夫人相認時,琦兒在叫了聲娘親後,知縣夫人喜極而泣,抱了三姐弟半響,接著又期待的看向林魚,因怕靈兒會一直扭捏著不認知縣夫人,林魚隻得硬著頭皮也叫了聲娘,好在靈兒雖暫時有些不情願,不過見到大家都一臉期待的看著她,便轉了臉有些不好意思的也叫了聲,雖語氣並不好,但總算是認了,知縣夫人和林魚心裏都鬆了老大一口氣。
知縣夫人第二日就走了,說是為了以後能常與她們來往,就必須得盡快回去,要讓知縣大人不覺得她認了兒女後,就將他拋到了一邊。
這次的相認本來就有些倉促,不說靈兒,就是自己都有些來不及消化,知縣夫人急著走,對大家來說暫時是個好事,至少可以先適應一下,等下次相見時,估計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別扭,所以知縣夫人歇了一夜就說要回去時,除了琦兒剛與娘相認有些舍不得,林魚和靈兒都未阻攔,隻是告訴她以後想過來便過來,要是不想過來,自己三姐弟就去縣城裏看她。
與知縣夫人相認的事並沒有打亂她們的生活,等知縣夫人走後,林魚就又忙了起來,不過她怕知縣夫人的突然到來和突然離去,會讓琦兒和靈兒心裏難受,便專門抽了空與他們聊了天,告訴他們娘雖然已經認了回來,但是大家都有該做的事情,以後有了機會,他們還有與她相見的機會的。
琦兒最初時有些悶悶不樂,本來還以為認了娘後,娘就會在家裏陪著自己,可誰知自己還沒來的及與她好好聊聊,跟她講講這幾年和大姐二姐一起的生活,她就走了,不過日子長了後,他便也漸漸放開了此事,將重心又放回了學習上。
靈兒心裏其實是有怨言的,她最討厭的便是分別,第一次娘被帶走時,她比琦兒的年齡大,所以記憶非常深刻,當時她們三姐弟都哭了好幾日,所以知縣夫人想認她們時,她隻是想用發脾氣來抗議,她們三姐弟這幾年過的很痛苦,很心酸!但其實她也是隱隱有些期待的,突然而來的兩種情緒讓她有些不知所措,所以才會一下爆發了出來。
等自己好不容易將心裏的怨氣發泄了出來,雖表麵上有些不情願,但其實很高興的與她相認後,她居然隻待了一個晚上,就匆忙的回去了,既然如此,那她還跑來與自己三姐弟相認幹什麼?
不過怨歸怨,她總是回去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也還得繼續,而大姐忙的腳不沾地也要抽空與自己和琦兒談心,自己要還拿這個事去煩她,就太不懂事了,說起來自家的生活如今這麼好,沒有娘也沒什麼損失,而認了娘算是錦上添花,就算她不能時時都跟自家在一起,可總算讓他們三姐弟不是孤兒了不是?
靈兒自我調節了一番,終於算是想通了。
如今有了田地,有了人手,又有了對自己來說還算夠用的銀錢,林魚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 她想起三年多前自家喂雞鴨豬的初衷來,那時因家裏沒有錢,就想著喂些雞鴨豬來致富,也想多湊些農家肥賣給有田地的人家,不過後來因被人偷竊,又讓靈兒毀了容,她便歇了心思,就想著等有了錢有了人手再重操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