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活就是不斷考驗你的決策能力(4)
4.不依靠別人的指導獨自做決定——無法脫離新人狀態¥¥¥¥
彥青畢業之後在一家企劃公司任職,非常幸運地在一位能力很強的總監手下工作,總監姓王,在圈內摸爬滾打了十年,彥青這種初出茅廬的新人完全是用仰視的目光看他,好像每一個客戶,每一個案子都難不倒王總監,每次彥青想的腦汁都要幹掉時,王總監總能輕鬆的點撥他。有一日,他們在一起閑聊工作,彥青突然感到王總監有一種“修行導師”的魔力,當他苦苦掙紮於進退兩難的境地時,王總監能夠明確的告訴他:隻要你這樣做、這樣想,你就能成功,因為這才是對的。
這樣彥青覺得很安心,在經曆了很多焦躁情緒之後,王總監的指導能夠讓他漸漸平靜下來,把精力放在首要的事情上,老板給了他第一份工作,但是王總監給他了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他覺得隻要王總監在,自己就能在行業內出人頭地,總有一天,自己也能達到王總監的境界。每次做方案時,王總監在最開始都會放手讓他去做,到了最後關頭,把關的還是王總監,有時彥青會很懊惱,為什麼明明是按照要求和正確的方向做卻總是效果不佳呢?不過既然有高手把關那就讓他繼續吧,反正自己隻是個新人,能力方麵肯定有欠缺,相信總監也能理解自己。
幾個月過去,彥青已經跟著王總監做了四次方案,每次的提案結果都很好,客戶也很滿意,彥青心裏更加佩服這位強人,暗暗下決心要將他身上的本領通通吸幹。而王總監也逐漸放手,讓彥青獨立完成工作,隻是在一旁做些指導,於是要命的情況就這樣發生了。彥青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王總監,沒有王總監在大方向上做指導,他根本不能獨立做決定。明明該學的,都已經學的差不多,自己做的也還湊合,可心裏總有那麼個檻,到快下下結論、出方案時,就被絆倒了。更可怕的是,王總監突然變得很急切,反複跟彥青說:“我教了你那麼多,你應該知道怎樣去做才是對的,你要對自己狠一點啊……怎麼感覺你還是有點迷糊呢?這樣不行,你得學會自己做決定,而且這決定還一定要是對的,容不得你半點偏差。”彥青在這種壓力之下又度過了一段時間艱難的抉擇期,工作上每走一步時,他都特別想去聽聽總監的意見,但看見總監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隻好放棄。
就這樣一步步的,彥青開始發揮在總監那裏學到的專業知識,起初,他認為學校裏花的時間像白花了一樣,很多東西都要從頭學起,但等到了真正開始靈活運用的時候,他才明白學校學到的是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正因為自己基礎比較好,才能容易理解新知識,而且在學校裏,他對自己的專業比較有信心,也因為幾個成功的案例出過風頭,可那時候畢竟是學生,做起決策來非常天馬行空,反而到了工作崗位上,顧慮這顧慮那,變得躡手躡腳起來。幸好在王總監的逼迫之下,彥青漸漸放開膽子,不把自己當新人,而是當自己和王總監一樣是達人。當然,實在想不出結果的時候,還是會跟同事、總監多溝通,不過方式由“請教”變成自己組織的“頭腦風暴討論會”,收集起各方麵的意見,再把意見變成自己的決策依據。
這個案子接近尾聲的時候,王總監語重心長的說:“我能教你的就這麼多了,你要盡快掌握啊,因為過段時間我就要離開公司去大陸淘金咯!”彥青當時第一反應就是:“總監!我跟你一起去大陸!”對於還沒完全斷奶的彥青來說,總監的離開就像親媽要離開一樣,反正在哪兒工作都一樣,還不如跟著總監去大陸。王總監笑著說:“算了吧,你還是留下來好好幹,把我教你的那些東西變成你自己的,這才是你現在該做的事嘛!等到你能夠獨立抉擇,獨立做方案時,我也許會考慮帶上你。”之前彥青不知道離開總監後他的路該往哪兒走,但他現在心裏已經明確了,因為總監在離開之前,不但給他指明了方向,更教會了他走路的方法,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擺脫新人的依賴性,紮紮實實地向前走,這時離他畢業正好半年時間,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
要學會自己獨立做決定除了必要的知識儲備外,更重要的是擺脫新人的依賴性。有一則佛教故事:達摩祖師問他的弟子“你們都得到我什麼了?”弟子們大多用語言回答,說自己如何如何了,隻有一個弟子沒說話,隻是磕頭,達摩很欣慰,隻有這一人真正得道。因為再好的方法若隻是用言語來表達,隻停留在嘴上,那就僅僅隻是方法了,隻有落實到行動上,漸漸可以自己做決策時,才算出師。渴望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的同學們,不妨在校園裏為自己多找幾個師傅學習,多設置幾道門坎,通過努力勇敢地跨過去,相信這樣的人,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能迅速進入角色,成為真正能夠獨立幹活的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