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活就是不斷考驗你的決策能力(1)
1.全憑興趣完成一件對你沒有任何好處的事——老板說拚過這一年公司就會有起色
年輕的時候我們決定做一件事情,往往不會想的那麼清楚,能夠憑著自己的興趣,投入大量精力,為了那份成就感,沒有一點回報也無所謂,但是工作之後就不一樣了,公司的業績不好,老板整天愁眉苦臉,工資都快發不出了,這個時候社會新鮮人最先想到的是跳槽,總不能等著公司倒閉,自己失業才開始另尋出路吧。
予心工作沒半年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剛開始她來到這家公司時,因為對老板的能力早有耳聞,是以打算好好地在這個公司工作並學習。但幾個月過去她便看出了一些問題,好像公司的客戶還是那幾個老的,並且老客戶也沒有什麼具體的業務拿來做,老板不停地花費人力和精力去開發新顧客,但總感覺還差那麼一點點——沒有真正開始簽約合作的新客戶。剛開始這有些影響予心的工作,因為每次在爭取客戶的時候,她都做了很多事情,卻沒有挽留下這些有機會合作的客戶。她不知道究竟是自己的能力問題,還是老板的方向有誤,甚至覺得老板在專業上的確很厲害,但是自己開公司可能還不是很得心應手。並且不光予心,公司裏的其它同事也察覺到公司出問題了,漸漸整個公司都被一種奇怪的氛圍包圍著,這讓予心有點喘不過氣。
終於老板也坐不住了,召集全體員工開會,將他們現在的客戶和正在爭取的客戶一一介紹,給大家打氣說:“你們看,我們的客戶源還是很廣闊的!”同時很婉轉地批評一些員工因為工作業績不好就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最後拋下一句話:“現在,我們好像就差那麼一口氣,使勁往前再進一步,客戶就能簽單了,但就這麼一步,邁得特別艱難。是以我希望大家都能再努力一些,將這一關闖過去!”予心真的不敢恭維老板煽動人心的能力,她敢確認老板的這番動員絕對不會起到多大的效果,同事間已經開始討論跳槽的事情了,自己該怎麼辦?何去何從?這畢竟是第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老板教會了她很多專業技能,真的要離開還是很舍不得。
這段猶豫的日子裏,予心時常懷念在大學時辦跳蚤市場的經曆,那時候她和幾個同學希望能在校園裏賣一些手工藝品,無奈學校不允許隨意擺攤位。予心了解到學校的藝術係有很多工藝品達人,還有專業製作動漫周邊的團體,大家都希望校園裏能有個跳蚤市場,給大家擺攤,一邊賣東西一邊交流製作經驗。於是予心開始和學校有關部門聯係這件事,學校考慮到跳蚤市場不好管理,畢竟學校不能弄得像個亂糟糟的超市,予心奔波了一陣子,沒什麼結果,就在她要放棄的時候,靈光一現,回去準備了一份詳細的市場運作企劃書,從學校的角度分析開跳蚤市場給學校帶來的好處,並且製定了詳細的管理規範,還自薦自己願意無條件地組織一個團隊來負責管理。學校終於肯考慮一下,她一見可行,便聯合了一些達人,準備好第一次市場的相關工作,又給學校提交了一份更直觀的報告,終於學校同意逢雙周在校園裏的指定地點辦一次跳蚤市場。而予心也不再擺攤,和幾個朋友一起負責市場的宣傳、組織、監督等,而這一切憑的全是她的“一時興起”。不過,通過這些經曆,她很多方麵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組織能力。
這時,她想,老板又沒有因為效益不好就扣薪水,也沒有裁員,況且這還是一份自己很熱愛的工作,為什麼要跟著其它員工一起動蕩不安呢?本來作為社會新鮮人,注重的應該就是能否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這些經驗絕非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再說就憑自己對幾個客戶的接觸,確實就差那麼一點點了,為什麼自己要在這個時候泄氣?於是她下了決心,一定要盡快成功爭取到一個客戶!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又經過四個多月的努力,她終於簽到了一個客戶,而這時,老板已經對她很賞識了,決定給她加薪。
對於社會新人來說,第一份工作就像大學後的課堂。社會新鮮人關於職場上的很多抉擇,希望都能抱著學習的態度去決定,不要隻考慮薪水和提成,而忘記了自己的實際能力。有些經驗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比如公司給了你一個共同克服難題的寶貴經曆,渡過這個難關,會有強烈的歸屬感,讓自己在以後的工作中能夠很安心、更踏實。當然,你是公司的一份子,必然需要出一份力,如果在一開始就因為金錢而放棄了這個難得的賺取經驗的機會,以及和公司同舟共濟的經曆,那麼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來說,可能是不小的遺憾。當然,這種決定不僅限於公司快倒閉的時候,還涉及其它很多方麵,因此要更加確實自己是否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這裏?自己是否能真的學到很多東西?是否能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到底在外麵還有沒有這麼好的學習機會?這便需要“不貪好處”的能力——因為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