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路篇:誰說路上無樂趣(7)
舒舒服服走路上班
王先生每天早晨都要乘坐巴士上班。由於公司離家距離較遠,他每天都要坐20站才能抵達。由於路途擁擠,盡管通常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可每次他都是在最後5分鍾才能跨進辦公室大門。
這天,巴士突然出了故障半路拋錨,乘客們紛紛下車,一邊咒罵著這輛倒黴的巴士,一邊期盼著下一班車快點到來。王先生開始也很鬱悶,還有20分鍾就要上班了,從這裏到公司,坐巴士至少需要15分鍾,可現在連下一班車的影子都看不到。今天穩定遲到了!既然如此,幹脆走路上班好了。反正還有差不多1公裏的樣子,就當散步了。王先生突發奇想,放棄了等待。
大路車太多,他挑選了樓後麵的沿河小道走。清晨的陽光透過河邊樹蔭灑落在碎石鋪成的小路上,路上不時有三五位老人聚在一起或者遛鳥,或者練太極,讓王先生覺得仿佛不是在上班路上,而是在公園漫步,舒服極了。由於遠離主幹道,偶爾傳來的動人鳥鳴也讓這條小路多了幾分清晨的寧靜祥和的感覺。
王先生心情越發舒暢,腳步不覺得輕快了起來。當他走出了河邊小路,他突然發現,自己上班的大樓竟然就在前麵200米處。走到樓下一看表,居然剛過了10分鍾,走這條小路,比乘車還要快。不僅如此,這段路還讓他感受到了許久沒有體會過的輕鬆愉悅,這是在擁擠的巴士上絕對無法想象得到的。
從那以後,王先生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提前一站下車,然後步行去公司。自從這一天起,他上班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每次都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地邁進公司。這種狀態對他的工作幫助很大,於是不久之後就因優異的成績被破例提拔為副經理。
每天若能走上幾十分鍾,對於身體、心情都會有相當的好處。既然有些時候我們擠不出專門的時間去公園散步,不妨就學學王先生那樣,提前1~2站下車,然後走路上班好了。
其實,走路上班的好處不僅僅在於讓自己得到鍛煉,我們還能從中獲得更大收益。
例如,走路上班始終要比坐車、開車更怡然自得。在這段屬於你的路上,想快就快、想慢就慢,無論是看看路邊風景還是街上行人都可以,完全沒有安全上的後顧之憂。在這段隨性的行走當中,說不定你會靈感迸發,從周圍的一切之中汲取能量,想到新的設計方案或其它對工作有益的想法。
此外,走路是最自由的行進方式。你可以爬坡、走天橋、上下石階……隻要你願意、隻要時間允許,你能選擇的道路實在太多了。如果一條路走膩了,不妨換上一條。讓自己每天都有不同的風景可以看,每天也都有不同的感覺可以去體會。
又或者,把這段步行上班的路看作是一次小小的旅程,而你的任務,就是在這一段微縮的旅途當中,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努力領悟一些別樣的心靈體會。
甚至這段步行的距離,對你而言就是一次小小的音樂會,帶著耳機自由自在地漫步,暫時把工作放到一邊,盡情享受音樂與早晨帶給自己的美麗心情……
步行上班固然很好,不過也需要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首先是距離的長短——步行的距離最好在500~2000米之間,太近的話達不到鍛煉和提升活力的效果。若是太遠,不僅會浪費大量時間,還會極大地消耗我們的體力,讓身體開始疲倦,失去了最初的目標。
其次是時間的控製——步行的速度當然遠遠低於巴士和捷運。抽一個相對寬裕的時間好好打探一下自己從下車點到公司需要花費的時間也很重要。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不會有遲到的危險,一舉兩得,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