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起床篇:疲憊的不是身體,而是大腦(1)(1 / 1)

第1章 起床篇:疲憊的不是身體,而是大腦(1)

鬧鈴一響,立刻醒來

起床讓人痛苦,尤其是在寒冷無比的冬天,誰不想在溫暖柔軟的被窩中多呆一會?於是,許多人非要等到瀕臨遲到的時候才掙紮著從床上爬起來,然後匆匆趕出門。一邊哈欠連連地賭咒發誓永不再犯類似錯誤,一邊盤算著用什麼借口去麵對凶神惡煞堵在門口的上司——不挨頓臭罵就已經夠走運的了,還奢談什麼提升活力?

所以,要提升你的power值,就應該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做起。

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係馬斯(Mars)教授認為,爭取每天準時起床,大約六周以後你就可以拋棄鬧鍾了。因為每天早晨,你的生物鍾足以讓你準時而且自然地從睡夢中清醒過來。假設我們每天早上都能夠早早地起床,有充足的時間洗漱、吃飯、趕路,那麼手忙腳亂地情況將成為曆史,而活力的提升也就順其自然了。

可是,有什麼辦法能讓我們準時起床呢,至少在我們還依賴鬧鍾的這六周裏?

方法當然有很多種,在這裏,我們列出五個簡便易行的方式供大家參考:

◆不妨多設幾個鬧鍾

不少人睡的很沉,尤其是在頭天熬夜之後,早上有時會因為聽不到鬧鈴的叫聲而錯過了起床時間。所以,建議你在睡覺之前,可以把家裏所有能定時叫喚的東西例如手機、掌上計算機、電子表等都當作你的鬧鈴。當然,千萬不要把它們設定為同一時間,否則當你突然被無數個聲音從夢境拉回現實的時候,很容易會有種想殺人的衝動。

你可以把時間設定為每隔五分鍾鬧一次,這樣即使第一遍沒有聽到,第二遍裝作沒有聽到,第三遍忍耐著不去聽,到第四遍時,你的大腦也已經不得不開始正常運轉了。此時便是起床的最佳時機。

◆鬧鍾的聲音盡量柔和動聽

可以想象,如果每天早上有人準時在你家隔壁拿電鑽鑽牆,或者用電鋸鋸東西,你肯定不會賴在床上不起。隻是,這種聲音雖然能讓你快速清醒過來,可是也容易讓你直接轉入“暴走”狀態。見到東西就想砸,可不是有活力的表現。同理,嘈雜的鬧鍾也有類似功能。

所以,在你設定鬧鍾鈴聲的時候,一定不要為了敦促自己起床而選擇刺耳雜亂的聲音,那樣隻會讓你的脾氣變得暴躁。正確的選擇應該是那些舒緩、輕柔的音樂,或者類似於鳥鳴、流水等貼近大自然的聲音,它們很容易讓你身體裏的血液隨著舒緩的節拍進入大腦,讓精神自然而然的振奮起來。

◆醒來之後就不要再補眠

有時我們明明已經醒了,卻因為時間太早而不願起床,非要在迷迷糊糊地睡上一個回籠覺。而這一睡,往往就讓一個小時在不知不覺中溜走。當你醒過來時,已經早就遲到了。此時,除了七手八腳地起床趕路之外,再沒有別的時間去搞什麼活力提升了。

當然,或許你運氣比較好,回籠覺隻睡了半個小時,對上班來說並無大礙。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毫無損失,因為你的再次睡眠,已經讓體內的生理節奏開始紊亂,讓原本正常的生物鍾被打亂。所以,能夠在鬧鍾響之前就自然醒來是種很棒的習慣。即便可能時間有些過早,但是一旦睜開眼睛,就別再閉上了。

◆不要逼迫自己馬上坐起來

某日在電視中看到一則牙膏廣告,主人公是個小女孩,原本在床上睡得很香甜,結果鬧鈴一響,她便立刻從床上坐了起來,一副神清氣爽的樣子。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會覺得,隻要醒來之後立刻從床上坐起來,困意就會蕩然無存。而這種習慣,恰恰是最不健康的。

因為我們本來處於平躺的狀態下,大腦血壓與身體內部基本平衡,而猛然坐起,會使得腦部血壓突然降低,使體內血液突然上衝,可能引起頭暈、眼花、耳鳴等不良反應。況且,本來睡得好好的,卻冷不丁地要坐起來,這似乎也不太容易。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醒來之後先別忙著坐起來。即便此時有些迷迷糊糊也無所謂,不妨閉著眼睛做一些輕柔的運動,例如轉動四肢、頭部等等。如果效果不佳,可以逐步加大運動幅度,例如彎曲膝蓋,或者將膝蓋蜷縮在胸口幾秒鍾等等。

◆在床上冥想幾分鍾

除了運動,你還可以嚐試更簡單有效的方法:床上的冥想——想想今天要做的工作,計劃一下外出的路線……最好能多想想那些讓自己高興或者充滿期待的事情,例如同客戶簽約、參加講座、搬入新的辦公室等等。隻要多想想這些事情,大腦會自然而然地興奮起來,睡意自然也就隨之消失了。這種方法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因為它不但能讓你的大腦思維活躍起來,更可以充分利用這幾分鍾的床上時間,給自己的一天做出一份簡要規劃,讓整天的工作變得條理清晰。

現在的你已經不想繼續睡覺了,對嗎?那麼別再躺著了,立刻起床吧!因為到現在為止,你的活力計劃隻完成了第一步而已。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還將有N多種能夠讓你充滿活力的小方法等著你嚐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