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一次(2 / 2)

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思前顧後,這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原則。人與遠慮,必有近憂。多關心愛護身邊重要的人,多為身邊的人考慮。她對事情敏感度較強、洞察力較高,是個“行動派”的人,一想到就去做,總覺得要是自己錯過,自己會後悔。記得五年前的承諾,是我與她第一次勾手指。她說她願等到我大學畢業,這是我人生第一回聽到這樣的話,實在感動,但我相信這是此時此刻的想法,一時興奮說出的,你以後可能會後悔你今天所說的話,她應該是有聽過我對她這麼說過,最終我們勾手指,我看到她是不知多興奮。我相信她是很快樂。

我與她曾有個約定,以後我們之間不要向對方說“對不起”“sorry”之類的話,但我在往後的日子了好象違背了這一約定啊!這是理所當然的啊,不可能不說這個。我跟她嘔氣的次數也不算少,過幾天我不想她不開心,又怕她不開心,就得道歉,與她和好。這也就遵循了我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不論如何,錯的總是在男方;女孩總想讓男孩先道歉,因此男孩道歉的次數總比女孩多;男孩要善於承認每一個錯誤,耐心接受考驗;女孩要懂的溫柔、體貼、一心一意,不可以把他對你的加倍疼愛,特別的關心視為他離不開你、不能沒有你,高傲、自以為是是女孩絕對輸不起的籌碼,不可以將這作為人生的賭注,恐怕最終會後悔。這一切的失去換來的遲來的痛苦,才會懂得什麼是珍惜。這是愛的永遠的真諦。她是感情事業兼顧的人,她並不希望事業一帆風順,感情路卻一波三折,最後還是“beybey”的結果。她寧可感情路一帆風順。這是女孩的感情觀:要有一個愛她的人。男孩女孩對此有不同的見解。男孩比較現在實主義,女孩比較浪漫主義。有些人老是誇我,她也是。其實我沒有那麼好、那麼成功。這並不是謙虛,我沒有資本謙虛,我卻時而覺得自己做人太失敗,這應該是挫敗感吧。

有好多的聚會,或是生日party,在我的記憶中好象不曾有過非常開心的時光。要是沒有她在一切都是虛無的。要麼沒有她在,要麼有她的出現,等會兒也有不開心的狀況。這是與我自私的心理有關。大夥的分明界限,她的不善解我意有關。隻要每一次她不去我就打消了想去的念頭,有時過意不去不得不去,我總要求她一起去,太過牽強、不體會她,有時她還有點不對勁,她坐在那裏不知道是在做什麼,麵容感覺有些傷感,大夥與她都不太說話,結果隻會讓我覺得把她帶來是個錯誤的選擇,就會讓她受苦、受委屈,我對她實在是有好多的歉意。我生日當晚,這是第一次有她陪我過生日,大家應該算是挺開心的,吃著東西有說有笑的,看到她與大家能融合在起,笑出內心,我心裏本來應該是很開心才對的,卻總是笑不出來。她與大家玩的挺開心的,一時可能忘了我,不在乎我,不會體諒我的感受,而我隻能坐在離她五六尺的地方孤獨。我渴望她時時刻刻在我的身邊,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起碼不讓我覺得她冷落我、不在乎我,這樣還有開心可言嗎?她應該有過這樣的感受,我對她時冷時熱,之所以冷是有時她真的讓我覺得她真的很煩,讓我厭,她實在不該那樣對我。我想讓她有自個的想法和知道我氣她,她可關心、愛我,她有想過嗎?我真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