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喲喲,折煞我了,快起來,快起來,不要這樣。我不責怪你們,你們也沒有錯。”尚小雲把她們扶了起來。她確實沒有責怪她們。感情上的事誰對誰錯是無法說清楚的。她和劉文博、甄鐵漢相處了那麼多年都無法說清楚,怎麼能夠責怪五個懵懂、情竇初開的少女呢?”
尚小雲的父親聽說女兒要結婚,立馬從上海趕來。
晚飯在甄媽媽家吃,甄媽媽為這頓飯精心準備了三天。人生最美好的一天也要有一頓好飯,這也是甄媽媽的一句生活諺語。晚飯自然是豐盛美味,一派喜筵。兩桌筵席上的菜都包含著甄媽媽的一片心意,每道菜都有它的說法。那條紅燒鯉魚,爬在了用白蘿貝做的龍門上,活潑潑的,象征著海闊天空,前途無量;那隻長著紅雞冠的清蒸雞,展開著兩隻翅膀,正在震翅啼鳴,雄雞一唱天下白,開始新的人生驛站;四喜丸子,十全十美;藕片拌粉絲,藕斷也要絲連,愛情永長存。更有意思的是一盤瓜豆菜,西瓜皮丁炒兔兒眼綠豆,綠皮綠豆,象征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生個娃娃不走樣。甄媽媽把所有菜報了名,做了詮釋。大家一陣捧腹大笑,好不開心。
婚禮在什麼地方舉行,大家爭論不休。栗木顧問堅持婚禮在體育廣場舉行,理由是人肯定會多,小地方放不下。
體育廣場到處貼滿了喜字,帶喜字的大紅燈籠,一串串懸掛在體育廣場看台的頂端,像一條火龍,把廣場籠罩著。一萬五千人的廣場看台座無虛席。沒地方坐的人隻好坐在體育場四百米的跑道上。體育廣場的天空懸吊著四個大氣球,寫著四個大字:天堂婚禮。廣場中央鋪著大紅地毯。地毯的左側是才藝學校的農民民族樂團和農民合唱團,正在演奏自己作曲的《天堂婚禮》曲。地毯的右側是街道的秧歌隊在表演。為了節儉,婚宴沒有準備宴席,隻是由三百名誌願者在人群中串來走去贈送給人們一塊喜糖,一把花生瓜子,一支香煙,一杯黃酒。黃酒是甄鐵漢父親自釀的,整整釀了一年,有一千多斤。他早就未雨綢繆。
今天的婚禮也很奇怪,竟然沒有一個人送賀禮。原來婚禮的前夕,在校門內貼出了一個告知:凡是來參加婚禮的請不要帶禮品一律不收。告知是告知,人們並不遵守這條規定。因為人們都明白人道寓所裏也有一條規則: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大家都悄悄地帶來了一個紅包,誰都不寫名字,一進傳達室就塞給了街道主任宋鐵林。宋鐵林被大家秘密指定,今天是專管收紅包的。不一會兒,紅包裝滿了兩桶。這是一筆不少的錢,但大家來不及數有多少。
最有趣的是學生們送來的禮品全是賀卡。原來前一天尚小雲和甄鐵漢告訴學生們,要他們自己親手繪一個賀卡,其他東西一律不要。賀卡千姿百態,一個共同心願:祝新郎新娘美滿幸福。最傷心最用心的是柳婷婷。柳婷婷暗戀著甄鐵漢,幻想撲滅了,哭了一天一夜。少女的心終於冷卻了下來。柳婷婷會雕刻,雕刻了甄鐵漢和尚小雲的連身塑像,栩栩如生,畢真可愛。四姐妹也各繪製了一張賀卡。柳婷婷母親送來了一個三萬元的銀行卡。展天華兩天沒吃飯,賭氣也絕食,是她母親用紅紙包了一千元送給了宋主任。蔣大龍和鄭小虎精雕細刻做了兩對木椅和兩個小飯桌。劉山林送來了一對古瓷花瓶。秦世友送來了一個祖傳銅鏡,他說放在門後是逼邪的,可以消災卻邪。都說這兩件古物價值不菲。
甄鐵漢在廣場中央站著手裏提著一個盒子,不知道裏麵是什麼東西。
婚禮正要開始,忽然來了一幫人。
“尚老師!”廣場外一個人高喊著,尚小雲一聽是趙永旺的聲音,驚喜道:
“趙永旺!”話音一落,趙永旺一夥人已擁了進來。尚小雲一看是五十一班的學生,激動萬分。
“哎呀呀!想死我了。”說著,她和大家握手擁抱,趙永旺和甄鐵漢也熱烈擁抱。趙永旺道:
“尚老師,今天我們來的是第一撥,給您送賀禮來了,明天五十一班的學生到齊。您說過,我們要再相逢,再聚首,我們終於實現了。”
說著,趙永旺拿出了兩萬元。
“這是大家贈給你們的禮物。”
正說著,又有一夥人湧進了廣場。
“尚老師,我們也來了!”
尚小雲又是一個驚喜。
“李西番,是你?!”尚小雲仍然不知道他的真名是李希凡。
“是啊。因為我忘不了和您再相逢。三年多了,我們大家都想您,大家托我給您帶來一份賀禮,這是十二萬元,是我們八十多人的一份心意。”
“不行不行,不能這樣,這錢太多了,我不能收這份禮。”
“尚老師,您先收著,因為您這裏需要錢,您需要它辦大事情,您怎麼用它都可以,凡正我們是收不回去了。”
尚小雲不明白李西番怎麼弄來這麼多錢。究竟有多少人送的錢,她來不及細想,隻好暫時收下。
鄭小虎急急忙忙進來告訴甄鐵漢,有一個白胡子老頭和十來個孩子騎著馬趕著一群羊來找他。甄鐵漢出來一看,原來是十多年不見的老琴翁巴特爾爺爺。
“巴特爾爺爺,您怎麼來了?”他跑到巴特爾身前,把他扶下馬。
“小鐵漢,十年不見變成了大鐵漢,可我還是認出你來了。”巴特爾已經八十二歲了,身子骨仍很健壯。隨他而來的還有十個孩子,都是蒙古裝。甄鐵漢把巴特爾引進廣場,給大家作了介紹。
“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人,這是我十年前恩師蒙古草原馬頭琴大師巴特爾老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