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明江相·寶刀出鞘(1 / 2)

朝考重開,內閣地震。一次大規模的科場弊案,吸引了大明上下所有人的目光。而這場局真正的勝利者,則無疑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經此一事,原本占據有內閣席位的戶部尚書孫交告老還鄉,楊一清退出內閣,暫避鋒芒,但所兼領的部務卻沒有放下。而趁著楊廷和病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朱厚熜就主持了廷推,新入閣的兩位,都是被魏水拿銀子砸下來的老臣。對於大禮議一事,已經是和朱厚熜穿一條褲子了。

這一局,內閣算是丟盔卸甲,元氣大傷。原本同仇敵愾的內閣,已經不是鐵桶一般了。

俗話說得好了,屋漏偏逢連陰雨,船行又遇打頭風。越是倒黴的時候,就越是會更倒黴,要不怎麼說,人要是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呢?

正當楊廷和一黨萎靡之時,南京的官員們在南京刑部主事張陽的挑動之下,集體上書,再一次挑起大禮議!

聯名的奏疏,洋洋灑灑數千言,恨不得從盤古開天辟地說起,再說到當今聖上是如何的事親純孝,最後,便是論證了一點,那就是,‘皇’字尊號,不僅該加,而且,必須加。

南京六部和北京六部相比,早已成了養老的地方。但勝在官職和北京並無二致,一群二品、三品的朝廷大員聯名上書,足以引起一場官場大地震了。而雪上加霜的是,京中也有不少的官員,附和上書,雖然官位普遍不高,但勝在人多,聲勢浩大。

繼而,順天府尹的一封奏疏,成了壓彎楊廷和意誌力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的奏疏與其說是奏疏,不如說是一封萬民信。表達了順天府百姓,對於大禮議的支持。

其實,百姓於統治者而言,就是愚民。他們到底同意不同意,根本沒有人在意。讓楊廷和承受不住的,是他看到了官場風向已經不再是吹向他這邊了。

“罷了,罷了。”楊廷和躺在床上,慨然長歎,對長子楊慎說道,“替為父研墨,為父要上書!”

楊慎一聽便樂了,他笑道:“爹,我就知道,您不會這麼輕易的放過魏水那個小混混的!您放心,這封奏疏上去,那些嚷嚷的厲害的官員,瞬間就是跳梁小醜了。到時候……”

“咳咳,咳咳咳……”楊廷和劇烈的咳嗽幾聲,痰中帶血,搖頭道,“傻孩子,你不懂!為父,是要寫辭呈!”

“什麼?”聽到辭呈二字,楊慎都要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壞掉了,“爹,現在朝堂形勢隻不過稍起波瀾而已,怎麼就……您怎麼能……”

楊廷和強撐著起身,歎道:“為父在官場上鬥了一輩子,此番是輸了個幹幹淨淨。其實,此番境遇我早該想到,我敗給的不是魏水,而是陛下。陛下畢竟是天子,那才是大明王朝的東家。而我楊廷和,最多,也不過是給他打工的掌櫃罷了。東家說掌櫃應該換人,那就是應該換人。我失敗,是遲早的事情。不過,如果沒有魏水,我能多混幾年,而有了魏水,我才會敗得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