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水說握著權力不放的人,都是勞碌命,累死鬼。
但朱厚熜顯然不這樣認為,熱衷權勢,並且沉醉其中。
在楊一清入閣之後,內閣顯然不再如往日是鐵板一塊。有這位允文允武的老臣支持,嘉靖皇帝做什麼事情,都覺得少了束手束腳的羈絆,舒坦了不少。
一放鬆就要出亂子,魏水早就猜到朱厚熜不會甘於寂寞,隻是沒有想到,這一次的風波中心,竟然被朱厚熜引向了他。
文淵閣。
位於紫禁城東部的這片最不起眼的房子,從內閣設立開始,經曆了無數的雪雨風霜,一直熬到如今,權柄的方向由內爭奪到外,又由外爭奪到內。宮闈之中,朝野之上,爭權奪利的陰謀,時時刻刻都在發生。
而此時此刻,擺在個閣臣們麵前的,就又是一件不好解決的事情。
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對於楊廷和來說,這件事情很棘手。但如果坐在這裏的人是他的兒子楊慎,那麼久一點兒都不棘手了。
一切的曆史都是當代史,是無數當代人的性格加成,才決定了曆史的走向。
“首輔,這個萬萬不能答應啊!”提出異議的是剛剛榮任內閣次輔的大學士蔣冕。
可坐在首位的楊廷和卻皺起了眉頭,眼神始終沒有離開過桌上的那份剛剛送到內閣的聖旨。
聖旨上,朱厚熜顯然表現出了一副論功行賞的樣子,隻不過他賞賜的僅僅是幾個人而已。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名字都很奇怪,而且有幾個楊廷和還從未聽說過。他感到熟悉的大概也就隻有位列首位的魏水了。
賞賜他們的原因千奇百怪,這並不是內閣糾結的理由。而位列在魏水名字後麵的人,都被蔭封了錦衣衛,錦衣衛向來是皇家的親軍,朱厚熜想怎麼折騰都無所謂,也不是矛盾點所在。真正矛盾的地方,就在於對於魏水封賞上了。
借口比後麵那幾個的借口還要牽強,而且,不僅僅是除去了魏水的罪籍,這個奇思妙想的陛下竟然還準備封他做致一真人,命他統轄京師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還賞賜給他紫衣玉帶及金、玉、銀、象牙印章各一枚。
這樣的封賞,讓內閣群臣全部懵逼。但如果馮曉曉此時在這兒,就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他們,這樣的封賞在曆史上根本不是給魏水的,而是給嘉靖朝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士的,那人出身龍虎山,師從正一道,名字叫做“邵元節”。
或許是因為魏水在興王府的時候,就穿著一身的道袍見了嘉靖皇帝。又或許是因為魏水頭頭是道的給嘉靖皇帝講起燒餅歌,後來又一次次的幫助嘉靖和朝臣打擂台。讓身孤影隻、左右無依無靠,且從小就迷戀道教的嘉靖皇帝,將魏水當做了是真的懂道教的事情,甚至是個什麼真人。
但這些都是旁人的猜測,嘉靖皇帝真正的想法,卻是要將朝臣們的視線集中在魏水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