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無奈的笑笑,搖搖頭,不再說話。
駙馬府的建築格局分左右中三部分,東西兩個跨院,中間是正廳正房,後麵有個小小的花園子,裏麵隻有些尋常的花樹,並沒有什麼珍貴花卉。
第二日,李紈帶著雪雁翠羽賈蘭洗墨一並搬了過來,黛玉讓管家把駙馬府的西跨院後麵的一處小院子收拾出來給李紈居住,翠羽和雪雁依然黛玉住的西跨院服侍黛玉,賈蘭倒是可以和小龍尋一起讀書,平日裏還可以教給他習字,倒是省了黛玉不少精神。
李紈繼續做針線,每天都要去一趟繡坊,把繡坊裏收的繡活拿回來做,沒有繡活的時候,她便繡一些尋常用的東西拿去繡坊賣。黛玉每日除了給小龍尋將幾句詩詞之外,依然是繪製一些花樣,畫一些蟲草,或者寫一些詩句做繡花樣子拿去給李紈用。
慢慢的,李紈發現黛玉寫的詩詞繡出來的大小屏風或者帳幔帷幄很受顧客的喜歡,價錢賣得也比那些花草的更高。於是便同黛玉商量,或許可以從字畫上做文章,把做一些別致精細的繡品,會更好些。
黛玉想了想,應允道:“記得之前老太太說過江南有一個女子做的繡品很受人喜歡,隻是我這精神有限,隻能寫寫畫畫,若是要繡的話,隻能勞煩大嫂子了。”
李紈忙笑道:“這是自然的,我不能寫畫,隻能做做針線。但這世上會做針線的人數不勝數,我們人力物力上比不過人家,咱們這小小的繡坊若是想有更大的利錢,也隻能另辟蹊徑了。”
黛玉笑道:“嫂子說的極是。”
於是之後黛玉便用心書寫臨摹一些名人書畫,再從上麵變化出各種尺寸花樣,交給李紈。李紈再花費心思將其繡出來,做成燈屏,紗帳,荷包,錦囊等物。樣樣不圖數量速度,隻要精工細作,如此過了不久,繡坊的生意便好了起來,五月裏居然有二百多兩銀子的盈利,李紈將賬目給黛玉過目時,黛玉笑道:“這是大嫂子心思細膩,手工精巧的緣故。”
李紈笑道:“哪裏是我的緣故?分明是妹妹的字畫獨具一格,那些人都是衝著這些來的。”
自從黛玉搬進駙馬府將近兩個多月的時間,水溶都在為東北的戰事奔走。預備糧草,補充兵馬,研究戰略……偶爾忙裏偷閑來找黛玉說說話聊聊天,也不過是片刻的功夫,有時候連一盞茶都喝不上便又急匆匆的走了。
黛玉見他整日忙碌,便不再與他鬧些別扭,每次他來,都是和顏悅色的說幾句話,解勸解勸,問問東北的戰事,為東陽公主夫婦歎息一陣子罷了。
過了五月,天氣越發的燥熱起來。皇上要出京避暑,宮中留太子監國。命北靜王水溶和朝中幾位老臣輔佐太子,皇上帶著幾個近臣,皇子,王爺還有太後,妃嬪,都去了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