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見到元妃,按照國禮磕頭請安畢,元妃便命人在床榻之前設了一隻繡蹬,請王夫人入內相敘。
趁此機會,王夫人便把寶玉的親事人選給元妃說了一下,無非就是黛玉和寶釵二人之中挑選而已。
元妃這幾年一直都在深宮之中,深諳權謀利益之道。林家雖然世代公侯,鍾鳴鼎食之族,無奈人丁不旺,如今林如海一死,家族沒落,再無人在朝中任職,林如海死後,林家財產已經盡數入了榮國府,林家再無利益可圖。而薛家雖然無權,但世代經商,家資富足,相比之下自然比林家要強了許多。元妃計較完畢後又和王夫人商議了幾句,便毅然的選了寶釵。
商議完畢後王夫人便辭別元妃回榮國府來。
到得午時,宮裏方有夏太監傳出娘娘諭旨來,說娘娘夜裏夢到花神給自己要十二丈素帛紙,還要品貌端莊出身清貴之青年女子親手抄寫(般若心經)和(金剛經)在上麵。
賈母聽了這話心生不快,但麵上卻不好怎樣。隻得安排人拿了銀子送夏太監出去,方對身邊的李紈說道:“這品貌端莊出身清貴的青年女子在家裏數來點去,也隻有林丫頭一個了。品貌二字在她身上自然是不用說的。出身清貴麼……咱們家的姑娘都是庶出,自然是不比她侯門正室夫人嫡出的小姐清貴。”
李紈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寶釵雖然品貌極好,但卻是商家出身,連賈府的幾個姑娘都比不上,更不用說黛玉了。於是點頭說道:“如此,這事兒也隻能勞煩林妹妹了。”
賈母沉思片刻,便叫了鳳姐兒過來吩咐道:“如今娘娘要十二丈素帛紙,還要在上麵抄寫上經文。這事兒我剛才想過了,唯有你林妹妹使得。你就打點了東西和銀子給她送過去,讓她在散花寺安心的抄寫經文吧。就說我的話:梅花香自苦寒來,讓她熬過了這個冬天,過了年,一切自然就好了。”
鳳姐兒此時方明白過來,原來王夫人說的自有主張竟是想了這個巧妙地辦法把黛玉給留在了寺裏。
她雖然暗暗地感歎此事對黛玉太過不公,但礙著王夫人是自己的姑媽,又是元妃的母親,老太太在這件事兒上也無法反駁,自己自然是無可奈何的。
當下打點了素帛紙並一百二十兩銀子命平兒帶著人親自送去,並命她同黛玉說明緣由,好生勸慰她一番再來。
寶玉聽說要黛玉奉元妃娘娘的諭旨在散花寺繼續抄寫經文,當時便覺得奇怪,拉著王夫人問道:“娘娘因何會忽然想起叫林妹妹在寺裏抄寫經文?不是犯了錯處的人才被罰抄寫經文麼?林妹妹又沒做什麼錯事,為什麼也這樣?”
王夫人便嗬斥道:“不許胡說!娘娘的諭旨,是讓家中出身清貴品德賢淑的未婚青年女子代寫。誰說是罰寫了?選你林妹妹在寺裏替娘娘抄寫經文是老太太的意思。你怎麼能不理解老太太的深意呢,一天大似一天了,還跟孩子一樣。將來成了家怎麼過日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