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異國鄰邦觀軍警(2 / 3)

意大利女警真和氣

軍隊的任務是保衛國家安全,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內安寧。由於擔負的任務不一樣,他們工作的場所和裝備亦就有區別。警察執勤著警服,挎手槍,右手提警棍,左手拿對講機,表情嚴肅,邁步有力,老遠就能聽到咯嚓咯嚓的腳步聲,給路人增加膽量,給歹徒施加壓力,這幾乎是世界各國警察的基本情況。觀察意大利的警察似乎與別國警察有所區別。我乘船遊覽威尼斯水城後,來到聖保羅廣場參觀,剛一上岸,就有成群鴿子飛了過來迎接,在他們的簇擁下,我漫步到廣場,隻見廣場上有千萬隻和平鴿上下翻飛,時而落在遊客頭上,時而又落在遊客肩上,你伸開手,放幾顆食物,會有十幾隻鴿子爭著飛到你手上吃食。藍色的亞得利亞海,米黃色的古典建築,潔白的鴿群,構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西方活油畫,人與人的親密無間、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使身臨其境的每一個人由衷地感到愉悅和興奮,世界上竟有這麼好的地方。陶醉在美景中的我,突然聽到一女士“哎喲”一聲,我循聲望去,隻見那女士用手捂住左耳直叫嚷。警察來了,問明情況後,幫她摘下了右耳環下垂的珍珠,雙手遞給女士。原來鴿子把她耳環下垂的珍珠當食物了。幸虧那位女士出手早,保住了珍珠未成鴿腹之食。隻顧看別人,卻忘了護自己。一隻落在我肩上的鴿子,一轉身,一泡屎拉在我皮鞋尖上,還未等我作出反應,馬上就有兩位女警察來到我身邊,一個掏出衛生紙俯身給我擦皮鞋,一個作解釋,等她說完,我問翻譯:“她說什麼”?,翻譯說:“你今天運氣好,在廣場沾了財氣,是上帝的恩賜。”本是一件使人掃興發氣的事,經她這麼一解釋,我反到高興了。一看地下,難尋汙跡,不知是訓化得好,還是鴿子自有靈氣,難得鴿子在人身上拉泡屎,遇上可真是沾財氣。我提議與她們照張相,她倆沒推辭,迅速在我左邊站一排,正要按快門,年青女警察又跑到我右邊站著了,嘴裏還嘰嘰咕咕說什麼,翻譯把臉側向我道:“那個年青女警察說想要聞一下東方男性的氣味。所以把你夾在中間了。”是她們占了我的便宜,還是我占了她們的便宜,誰也不會計較。照片出來了,站在我兩邊的女警察很美,也笑得很開心,她們沒挎手槍,也沒拿警棍,不怒而威,和藹可親,成了我永恒紀念。

越南軍人有骨氣

說到越南軍人,就會想到戴綠帽子。中國人認為男人戴綠帽子是貶意詞,是說男人沒有用,妻子在外養漢偷人。而在越南,男人戴綠帽子是褒意詞,綠帽子,隻有能當軍人的人才有資格戴。何為綠帽子,是越南在抗法戰爭時期,根據本國氣候特點研製的,其外形似中國禮帽,帽頂略呈尖形,用做安全帽的硬化塑料做成,皆著綠色,既可遮陽,又可擋雨,潛入樹叢,融為一體,實為越南軍人一種理想的裝備。能當軍人當然是有條件的、思想品質好、身體素質好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戴上綠帽子能不自豪,出門能不受人尊敬嗎。據說在1986年以前,一個越南軍人可以娶五個老婆,這是因為近百年來,打了七十餘年仗,男人死得太多,為了民族繁衍和社會穩定,國家采取的權宜之計。有能力娶五個老婆的男人誰不佩服。雖然家有成群妻兒,但越南軍人不戀家,為了祖國,說走就走,抗法戰爭、抗美戰爭,打得十分英勇頑強,那種視死如歸的男子漢骨氣和民族氣節,無不使侵略者感到震顫。參觀建在越南首都河內巴亭廣場旁的胡誌明陵墓,你會見到身著潔白軍服的持槍衛兵,他們身正頸直,儼然一座座玉雕,從他們的臉上和眼神中可領略到他們的堅毅和無畏,給人陡增幾份敬意。但在其它執勤點上的軍人與守衛陵墓的軍人比,顯得散漫稀拉多了。有的將槍托朝前橫挎起,有的褲腳一個高一個低,有的甚至取下軍帽扇風解涼,一些動作很不入目。在中國駐越南大使館前,我與執勤哨兵交談照相,他表現得非常配合,忘記自己是哨兵似的。我問導遊阿阮:“他們紀律這麼鬆馳,部隊不管嗎?”阿阮答:“我國地處熱帶,年複一年執勤,都那麼筆挺地站著,誰受得了。別看他們平時稀拉,打起仗來,人人可是好樣的,幾次反侵略戰爭,都打贏了這是實。”是的,表象不能說明內在,形式與內容並非要統一,有骨氣者應踐於行而輕於形,但作為軍人,還是應使行與形相統一為好。

緬甸軍人講禮儀

在我國邊境打洛鎮簽審完出境手續,乘車走不遠,便到中緬邊界口岸,在我方邊防站驗證完護照後,待到緬方邊防站檢證護照、檢查、對號、蓋章等,一套程序結束,已時近中午。列隊入境了,隻見一緬甸邊防軍整步來到驗證口,向我們敬了一個禮,微笑著打開護欄,用右手向緬方一揮,示意我們可以進他的國門了。到了一些國家,還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步行30餘米,是一棟三層樓房,可能是緬甸邊防軍營房。見我們到來,在營房外散步的幾名士兵,迅速立正,向我們行舉手禮。再行十餘米,見一胖子軍官坐在樓梯口看什麼,聽見我們的腳步聲,也迅速起身,整了一下衣領。向我們麵前跑了幾步,叭的一個立正,向我們敬了一個標準的舉手禮。他們的舉動,使我感到驚訝:一是按常規,上級、客人、長官進營區,隻衛兵敬禮,其他人若不是與來者相向,不必立正敬禮。二是我從不少資料得知,緬甸國家貧窮,軍隊素質差,特別不善戰。抗日戰爭時期,不是蔣介石派國民黨軍赴緬甸作戰,緬軍結局是可怕的;解放戰爭後,國民黨殘軍逃到緬甸,盤居金三角,種植販賣鴉片,緬軍久攻不下,政府隻好妥協,允許國軍存在,成了國中國。總之,緬甸軍隊在我頭腦中印象極差,瞧不起他們。今天所見他們的舉動,使我有重新認識之感。威嚴之師的話好說,達到這一步,是要很多具體內容的,沒人會認為一支講禮儀的軍隊是軟弱無能的表現。是不是隻有邊境口岸這麼規定,其他地方又是另樣呢,在參觀大金塔景點,我們又遇到幾位軍人,見我們來,他們主動後退兩步,微笑著向我們敬舉手禮,而且做的自然自覺。帶過兵的我從內心相信,他們熱情又有禮貌地待人,是真的,是長時間管理教育的結果。我見到緬軍最大的官是上校級人物,他們的軍裝布料與我軍裝布料有很大差別,國家貧窮了,軍隊裝備自然受影響。我相信毛澤東主席的話,人是決定的因素,身穿粗布衣,足登稻草鞋的八路軍、新四軍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尊重人民,愛護人民,處處受歡迎,被稱為仁義之師。裝備精良的日本兵怎麼的,有美式裝備的蔣匪軍又怎樣,大陸最終是在共產黨人手中是事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是一種能征服人心的武器,緬甸軍人掌握了。願兩國軍隊親如兄弟,兩國人民永為友好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