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參觀秭歸縣鳳凰山古民居(1 / 1)

在新建的秭歸縣城東南麵,有一個叫鳳凰山的地方,這裏集中保護了從已大半淹沒的老秭歸縣城中整體搬遷過來的24處大型文物古跡,其中包括了17棟古民居,還有寺廟、牌坊、教堂和古橋……

民居錯落十餘棟,拆遷重建留古風。天井雖小含日月,鉤心鬥角朝天闕。

參觀屈原祠並三峽大壩

三峽大壩建設從始至終,本人是見證者,且收集了數量可觀的有關詩文圖片。屈原祠原建秭歸縣長江邊上屈原沱,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因葛洲壩建成水位抬高又遷建該縣楊家包。九十年代初,三峽大壩建成又遷建於秭歸新縣城東麵鳳凰山,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三個時期所建祠貌至今記憶猶新,一次比一次規模大,一次比一次位置好。國家興盛,屈原安心。

屈原祠前瞰平湖,文功武治彰顯處。屈原詩篇傳千古,銀壩鎖江世界殊。

在鳳凰山古民居看皮影戲

我自小就看皮影戲,那時年幼無知,隻圖好玩,樂樂而已。現在也看皮影戲,隻是多了一份心思,眼看皮影戲,心想戲外戲。

古民居看皮影戲,傳統文化韻味遺。美善醜惡由人導,悲歡離合一場戲。於水上人家烏蓬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