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讀者
[1].這篇小文章原來放在《普通讀者》初集的開頭,實際上是維吉尼亞·吳爾夫的自序。
[2].約翰生博士(Samuel Johnson),英國18世紀的著名學者、作家。此處所說的《格雷傳》是他寫的《英國詩人傳》裏的一篇。
蒙田
[1].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文藝複興時期的著名法國作家,其代表作《隨筆集》(Essais)為近代歐洲隨筆散文的肇始,對英國散文發展有很大影響。
[2].巴勒丟克,法國地名,在法國東北部梅斯行政區。
[3].西西裏國王勒內,即法國國王路易二世之子勒內公爵,擁有那不勒斯和西西裏國王的頭銜,其本人為詩人和藝術愛好者,其宮廷為當時一個文藝活動中心。
[4].《論自大》(以下引文均出自蒙田隨筆)。
[5].皮普斯(Samuel Pepys),英國日記作家。盧梭,著名法國思想家,著有《懺悔錄》一書。
[6].《醫生的宗教》,英國醫生和散文作家勃朗的著作。
[7].指英國鮑斯威爾所著的《約翰生傳》。
[8].指英國詩人、作家柯頓所譯的蒙田《隨筆集》(初版於1685年)。
[9].《論訓練》。
[10].指靈魂。
[11].《論馬車》。
[12].《論經驗》。
[13].《論我們的行動變化無常》。
[14].《論改悔》。
[15].《論我們的行動變化無常》。
[16].艾蒂恩·德·拉·波阿蒂厄,法國的人文主義作家,蒙田的好友。
[17].《論三種工作》。
[18].《論改悔》。
[19].伊巴米南達斯,古希臘底比斯城邦的將領和政治家,曾用計挫敗斯巴達的侵犯。
[20].這自然是古時的一種奇異傳說。
[21].《論父親對子女的愛》。
[22].《論經驗》。
[23].凱特拉斯,著名羅馬抒情詩人。
[24].《論虛榮》。
[25].《論殘廢人》。
[26].《論虛榮》。
[27].這句話是蒙田隨筆中的基本思想。
笛福
[1].笛福(Daniel Defoe),著名英國小說家,《魯賓遜漂流記》的作者。此文係吳爾夫於1919年為紀念《魯賓遜漂流記》出版二百周年而寫,但其內容是評論笛福所寫的另外一批小說,特別是《摩爾·弗蘭德斯》和《羅克薩娜》這兩部以下層婦女為題材的小說。
[2].史前的巨石柱,指坐落在英國威爾特郡薩爾斯伯利平原的巨石建築群,稱為“斯冬亨治(Stonehenge)”,據考證係早期居住英國的伊比利亞人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所建,用以祭天,為英國著名古跡。
[3]、[4].這四本書是笛福所寫的除《魯賓遜漂流記》之外最著名的小說。《摩爾·弗蘭德斯》(曾由梁遇春譯為中文,改名《蕩婦自傳》)的女主人公為一女盜竊犯的女兒,出生於監獄中,本人在流蕩生活中多次結婚,淪為小偷,漂泊到北美洲維琴尼亞,並無意中與她自己的弟弟結婚,發現後離開他回英國,最後與一前夫同被押解至維琴尼亞,遂定居於此,以經營種植園終生。《羅克薩娜》寫一流亡在英國的法國新教徒的女兒,長大後嫁給一個倫敦酒商,被他遺棄。她此後即在英國、法國、荷蘭等國,靠勾引男人為生;最後嫁給一個荷蘭商人,地位提高。但這個商人不久死去,她因欠債入獄,對生平悔恨,死於牢中。
[5].指《魯賓遜漂流記》一書。
[6].理查遜(Samuel Richardson),菲爾丁(Henry Fielding),均為18世紀的著名英國小說家。
[7].新門監獄(Newgate Prison),在倫敦。
[8].博洛(George Borrow),英國作家,下文所說的賣蘋果的女人是他的自傳體小說《拉文格曼》(Lavengro)中的人物,耽讀《摩爾·弗蘭德斯》一書。
[9].《論婦女教育》(The Education of Women)是笛福在1698年寫的《論計劃》(Essay on Projects)一書中的一段。下麵所引即出自此文。
[10].梅瑞狄思(George Meredith),19世紀英國著名詩人、小說家,其詩歌和小說描寫到愛情、婦女問題。
[11].克雷布(George Crabbe),英國詩人,在《鄉村》(The Village)等詩中描寫英國農民的苦難生活。吉辛(George Gissing),英國作家,其小說多描寫英國窮文人和下層社會的苦境。
簡·奧斯丁
[1].簡·奧斯丁(Jane Austen),英國著名女小說家,主要作品為《理智與感情》、《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公園》、《愛瑪》、《諾桑格爾寺院》、《勸告》等。
[2].卡桑德拉·奧斯丁是簡·奧斯丁的姐姐,也是她最親密的朋友。二人都未結婚。
[3].指戀愛婚姻方麵的挫折。
[4].奧斯丁從十二歲到二十歲期間寫了一批劇本、詩歌、小說,抄在三個筆記本裏。小說《愛情與友誼》是第二本裏的一篇。
[5].引自《愛情與友誼》中的一封信。
[6].引自《愛情與友誼》。
[7].《愛情與友誼》中的一個人物。
[8].這部傳奇題為《英國曆史》。
[9].指蘇格蘭的瑪利女王(Mary Queen of Scots)。她逃到英國,為伊麗莎白女王所囚禁並處死。下文的諾福克公爵是當時的一個英國貴族,曾表示願和瑪利女王結婚而被伊麗莎白阻止,後來因此被殺。
[10].這些都是奧斯丁的親友。
[11].威靈頓公爵,即在滑鐵盧之戰中打敗拿破侖的英國將軍。
[12].《沃特森一家》,奧斯丁的一部早期的小說,未完稿。
[13].以上這些都是《沃特森一家》中的人物。
[14].《沃特森一家》中的一個人物。
[15].引自《曼斯菲爾公園》。
[16].《曼斯菲爾公園》中的一個人物。
[17].這三個都是奧斯丁小說中的人物。
[18].以上三個都是《曼斯菲爾公園》中的人物。
[19].引自《曼斯菲爾公園》。
[20].同上。
[21].《曼斯菲爾公園》中的一個世俗的年青婦女。
[22].英國英格蘭郡名,在倫敦之北。
[23].此處的攝政王指喬治四世,英王喬治三世之子,因其父有精神病,於1810年成為攝政王。他喜讀奧斯丁的小說,曾指使其圖書管理員克拉克寫信給奧斯丁,示意她寫作歌頌王室的曆史小說,被奧斯丁拒絕。
[24].引自《曼斯菲爾公園》。
[25].《勸告》一書在奧斯丁去世的那年年底出版。
[26].這兩個都是《勸告》中的人物。
[27].休厄爾(William Whewell),19世紀時劍橋大學的一位倫理哲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