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全書內容概要,略論聖徒安息之性質(1 / 3)

這樣看來,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為上帝的子民存留。

——《希伯來書》

本章提要

作者熱切地提請讀者注意使徒上述經文中的重大啟示。聖徒的安息之定義,本書的總體內容安排。聖徒安息的前提。作者謙卑地意識到自己無力向讀者展示這安息的全部內涵。聖徒安息的內涵包括:1.聖徒不再使用上帝在世上的賜恩手段;2.徹底擺脫了一切的惡;3.身心最大程度地得完善;4.最親近地享受上帝——終極福祉;5.聖徒全身心地、幸福而永久地享受上帝。

亞當的墮落,不僅導致我們人類失去了對上帝的興趣,不能實際地享受上帝,而且也導致我們內心不再認識他,就連得此福分的真性情也失去了。當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帶著複原人類的恩典,向人類揭示他們屬靈、永恒的福分與榮耀時,他發現他們之中竟無人能信。一貧如洗的人有時無法相信人能有百元之資,隻因一百元遠超出了他所擁有的;當時的世人也同樣,難以相信他們曾有過的福分,讓他們相信耶穌基督再次賜下這福分就更難了。當年,上帝要在一片安息之地上賜以色列人他安息日的安息,可讓以色列人相信如此比相信上帝要戰勝他們的仇敵,將應許之地賜給他們還要困難得多。而一旦以色列人得到了那地,就再也無法相信在他們所得之外還有更大應許的了。他們一邊享受筵席上的口腹之快,一邊說:“除此之外,哪還能有什麼天堂可言啊!”與因基督而來的更榮耀的安息無法相比,迦南地當然隻是這安息的預告與憑據。即使他們對彌賽亞有更大的期望,也不過是能讓他們多得地上的福氣而已。使徒保羅寫《希伯來書》時針貶的主要就是這種執迷不悟的想法,這封書信清楚而充分地論證了舊約時代的各種節期和預表,目的都在於將上帝子民的目光指向耶穌基督這主旨;安息日的安息和迦南地,目的都在於教導他們尋求一更美的安息,那才是他們真正的福分。本書的內容是就保羅提出的各種論據做出的結論。此結論包含著使基督徒心安的確據,信徒盡責與受苦的目的,以及福音所應許的、基督徒的特權賦予他們的永生和一切福分的總和。

在個人的苦難、令人疲倦的責任、灰心失望或痛苦的重壓之下,有什麼比安息更令人神往呢?這安息不僅是我們的安慰,更是我們永恒的福祉。我們在一切功課中能積極進取,在困苦中能恒心忍耐,能榮耀上帝,我們的愛心、感恩及各樣恩典之所以能有活力,以至於我們的基督教信仰本身,都有賴於我們對這安息滿懷信心而嚴肅的深思。各位讀者,無論你是誰,是年長還是年少,是富有還是窮乏,現在我都要以你主的名義勸勉你、要求你,不要隻是讀過本書的內容,勉強認同,然後便置於腦後,而是要認真投人這默想的功課,將在基督裏的上帝視為你唯一的安息,專注於他勝於一切,因為無須多久,主就要召你去向他交賬,判你到永久不變的結局中去了。永生上帝是他聖徒的福祉與安息,求他借這默想將我們屬肉體的心變得屬靈,將我們屬世的心變得屬天,使我們能深愛他,以他為樂,求他讓這默想成為我們畢生的功課;求他讓寫這書的我和讀這書的你,都永不偏離這條通向永生之路,免得我們“既蒙留下有進人安息的應許”,卻因自己的不信或疏忽而“趕不上(失去)”那安息。

聖徒的安息是基督徒極致幸福的結局,換言之,聖徒的安息乃是得完全的聖徒完全而無盡地享受上帝;這享受是依照他們靈魂到離世時達至的能力程度,也是依照他們在複活和最後的審判後靈魂和身體的最完全程度。根據“聖徒安息”的如此定義,作者將首先在本章中用更多的篇幅表述這安息的性質。第二章將論及上帝為聖徒的安息所做的預備。第三章將描述這安息的無比榮美。第四章將討論這安息是為何等人而設。第五章將進一步闡述安息的主題,描述不得安息者的結局。第六章,不享有安息者也無法享受地上的年日,而且必將在地獄中受折磨。接下來,第七章將闡明人竭力尋求這安息的必要性。第八章,如何辨明自己是否有權享受這安息;第九章,明確知道自己享有這安息的人有責任幫助還不明確的人。第十章,人不可指望在地上得享此安息。第十一章,論在地上過屬天生活的重要性。第十二章,論如何在地上過屬天生活。第十三章,屬天默想的性質,最適宜默想的時間、場所和態度。第十四章,深思、情感、自語和禱告在默想天國中的功用。第十五章將說明易察之事如何用來推動屬天默想,以及要防範自己詭詐的心。在第十六章裏,筆者將就屬天的默想加以示範。

在這安息的性質問題上,我們有必要預設一些前提,諸如:

尋求安息的乃是必有一死的人。因為天使和已得榮耀的靈魂早已享有了這安息,而魔鬼和下了地獄的靈魂則無望得此安息。

尋求安息的是選擇唯獨將上帝視為自己人生目標與福祉的人。凡以他物為自己福祉的,從起步上就偏離了。

尋求安息的人仍與自己的人生目標相離。這乃是自人類始祖犯罪以來,整個人類麵臨的可悲情景。當年基督帶著使人重生的恩典來到世間,他發現沒有一人靜止不動,人類全都聽命於撒旦,走在永久滅亡的路上,全都在匆忙向地獄飛奔;基督以定罪止住他們的腳步,又以悔改使他們的心和生命真誠地轉向他。主期望信他的人了解他們將達至的聖徒的安息這一目的地,了解聖徒安息的無比榮美,並認真為此而活。一個不為人了解的目標即便再好,也不會讓人渴慕它,為它而努力。主也期望人不僅了解自己與這安息相離的光景,也真實地了解這安息的距離之遠。因為全然不知自己與上帝相離,且在奔向地獄的人,當然也會全然不知何為天國之路。一個發現自己失喪了上帝和自己靈魂的人,又怎能不驚呼“我完了”呢?之所以得此安息的人少而又少,是因人們不願相信自己在享有權上遠離安息,在實際行動上與這安息背道而馳。有誰會去尋求自己不知早已失去的東西呢?正如基督所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這安息的另一前提是上帝這超然的動因,沒有這動因我們就都會呆立不動,而不是朝著自己的安息邁進。若不是上帝推動我們,我們就寸步難移。我們基督徒最不可缺少的智慧就是始終順服、信靠上帝。正如使徒保羅所言:“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什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上帝。”基督更是明確地告訴我們:“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什麼。”這安息的下一前提是,凡尋求這安息的人,內心要遵循屬靈生命的原則。上帝推動人不是像推動石頭一樣,他乃是賜人以生命;他不是讓人的生命不靠他而自行其是,乃是讓他們順從他這原動力。

這安息更要求尋求它的人常保持認真、勤奮努力的態度。將恩賜埋藏起來的人必得懶仆人的工價。基督是通向聖徒安息之門,是通向這安息的唯一道路。主說“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我們必須奮力爭取才能進去,“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這話的意思是:“天國是努力進人的。”若是起先屬靈,末後屬世,也不能到達聖徒的目的地,“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從沒有一個渴慕上帝不勝過世上一切的人能與上帝共享安息,“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裏,你的心也在那裏”。我們身上殘餘的舊本性會極大地削弱、妨礙我們對上帝的渴慕,但絕不能泯滅這渴慕。再考慮到我們渴慕遇到的阻力,有的從我們本性中對立的原則而來,有的源自我們恩典的軟弱,加之我們仍舊與渴慕的那目標遙遙相離,我們對目標的尋求必須不辭辛勞,竭盡全力。基督徒若想在屬天安息中獲益,所有這些都是必要的前提。

我們既拾級進人了安息之所的外院,何不看一下那幔子裏麵是什麼呢?我們既表明了進人安息的先決條件,又何不揭示出這安息所包含的內容如何呢?可惜的是,筆者對那榮耀知之甚少!保羅被提到樂園裏時瞥見的,他無法言說,也不容他言說。縱使他用天上的言語述說天上的事,若是無人聽得懂,也無濟於事。我能指給你看的隻有主向我啟示的事!主開啟了一些亮光,把我們將得的基業指給你我看!這不是上帝對巴蘭那樣的啟示,巴蘭雖眼目睜開,看到雅各的帳棚、以色列帳幕之華美,卻命中無分,日後注定還是要滅亡;這也不是上帝對摩西那樣的啟示,摩西雖遠遠地望見了應許之地,卻不得進人其中;這就像福音書中提及的,買賣人遇見了重價的珠子,隻有變賣所有,買了那珠子,才心安;又如天向蒙福的司提反敞開那樣,他隨即進人其中,向他啟示的榮耀必屬於他。

聖徒在天國的安息包含如下幾層含義:聖徒不再使用上帝世上的賜福手段;他們徹底擺脫了一切惡;聖徒個人的身體、靈魂最大程度地得完善;聖徒最親近地享受上帝一終極福祉,並且全身心地,幸福而永久地享受上帝。

1.天國安息包含的一個內容是,聖徒不再使用上帝世上的賜福手段。我們到達天國之時,就是我們世上的旅程完畢之日。工人得工價,說明他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我們到達旅途的終點,說明我們走完了世間的道路。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凡屬過渡性質的知識也必歸於無有。祈禱不再會有,因為已沒有這樣做的必要,我們那時可以盡情享受曾經祈求的一切;我們也無須再禁食、哀哭、謹守,因為天國是罪與試探所不能及的。當講的道已講過;對人的服侍也止息了;教會的聖禮不再有用;曾辛苦勞作的人被召進來得酬勞,因為糧已人倉,稗子已被焚燒,工作都已完成;不悔改重生之人永無指望,而聖徒則永不懼怕。

2.天國的安息又意味著聖徒將徹底擺脫一切的惡,就是在世間旅程中與我們形影相隨的所有的惡,這惡是人類與至善者上帝相離的必然結果;他們也將與藐視基督及其恩典的人必受的永火、永無寧日的煎熬無緣;惡是可悲的遺傳,它既是與生俱來的,也是我們現行的果報,本是我們和下地獄者罪有應得的!而天國裏全然沒有汙穢或不潔淨存在,凡這樣的事都進不了天國。在那裏,毫無悲哀傷痛可言,也沒有蒼白的麵孔、倦怠的身軀、無力的關節、無助的嬰兒期、衰老的年紀、有罪的詼諧、令人痛苦憔悴的疾患、揪心的懼怕、耗人的憂慮,也沒有任何可稱為惡的事。在世人引以為樂的事上,我們曾流淚哀哭;在安息中,我們的哀傷將盡化為喜樂,我們的喜樂也不再能被奪去。

3.這安息的另一內涵是,聖徒身心將最大程度地得完善。天國的榮耀既如此輝煌,聖徒自身若不變得完善,與那榮耀相適,那榮耀對他們就不會有何益處。經上說:“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因為屬世的眼睛無法看見,屬世的耳朵無法聽見,屬世的心無法明白那榮耀;但在天國裏,上帝將使聖徒的眼睛、耳朵和心都能感受那榮耀,不然他們又如何能享受它呢?人的眼力越是完善,天上的美妙就越是悅人;人的胄口越是完美,天上食物就越是可口;人的聽力越是完美,天上的天韻就越是動聽;人的靈魂越是完善,天上的喜樂就越是令人歡欣,天上榮耀對我們來說也就越是璀燦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