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我“留”在了中國(1 / 1)

[羅馬尼亞]達尼耶洛·杜達什

我平安地回到了羅馬尼亞。雖然回國已經有幾天的時間了,但身處中國的感覺依然縈繞著我。

回家的路途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享受。在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上,我感受到了一次獨特的飛行與禮遇。機窗外的天氣棒極了。天空格外晴朗,陽光是那麼明媚,以至於我感到了一絲的遺憾,如果在北京漫步的時候能夠感受到更多春天的陽光該有多好啊!說來也許您不相信,從北京到法蘭克福的飛行全程一直陽光普照。我坐在靠舷窗的位置上,一邊欣賞著耳機中的中國音樂,一邊攝下窗外的美麗景色。這所有的一切都使我的腦海中不自覺地又浮現出我的整個中國之行。

這些天來,我一直在向朋友和同事們展示著我此次中國之行的照片,向他們講述我的所見所聞。即使是這樣好像也沒有完全表達我的感受。毫無疑問,是你們給我提供了機會,讓我度過了前半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我從來也沒有奢侈地拍過如此多的照片。與所有其他來自不同國家的特等獎聽眾在一起,在可愛的國際台女翻譯們的陪同下,我看到了那麼多富有魅力而對我來說又是充滿新鮮感的景點和事物。當我重新回憶並享受著與大家交談時的情景,微笑情不自禁地在我的臉上浮現。如果現在你問我,在中國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中國人。

在所有我參觀過的景點中,不論是曆史遺跡,或是點綴其間的自然景觀,都體現出它們的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在我看來,這些恰恰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印記,是中國社會充滿活力的象征。中國永遠懂得如何用一種獨特的手法來表現它的價值。如此說來,我是帶著極大的滿足感離開中國的。因為我在中國生活了10天,親身接觸了中國人,由此我切實理解了中國特色的含義。

除此之外,我可以說我留在了中國。我在中國留下了記憶,留下了影像。你們為我所拍攝的照片以及我自己的攝影作品,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留在我們鎮政府的“友誼”展板上。這個展板是我們布置用於平時介紹羅中兩國雙邊交往以及有關中國的信息的。我說我留在了中國,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在我們參觀的每一個地方,我也偶然地留在了那麼多旅遊者以及攝影愛好者的相機裏。我發現中國人非常喜歡照相,喜歡在照片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不會忘記中國人在按下快門時大聲數“一、二、三”的習慣。我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就是在這無數次的瞬間當中,我留在了中國,留在了那些並不認識我的中國人的相機裏。

……

我已經將廈門大學慶祝建校85周年的DVD轉交給了我在讀的阿拉德縣“瓦希裏”西部大學校長。校長先生對這部片子的嚴謹和全麵給予了高度評價。我想,僅從這部DVD看來,我們就有許多需要學習的東西。阿拉德縣是一個新興的大學城,與西歐有著十分廣泛的聯係,但與亞洲的關係卻未發展起來。也許在不遠的將來,廈門市與我縣能夠實現高校間的合作。如果這一設想能夠實現的話,將是我們縣的一大幸事,因為阿拉德縣早已經與中國的另外一個經濟特區——海南省結下了友好關係。稍有遺憾的是,現在阿拉德縣與海南省的友好關係還僅停留在初始階段。也許,在羅馬尼亞2007年正式加入歐盟以後,更多的共同利益將促進雙方合作的發展。

我對你們的工作充滿了敬意,恢複了以往堅持每晚收聽你們廣播節目的習慣。而大約每隔一天,我會按時瀏覽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網站。你們知道嗎?回國後我有了一個奇怪的做法,在手機上我仍然保留了“北京時間”!我想,“北京時間”還將在我這裏繼續保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