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戰後恢複(2 / 2)

????在接下來的一年當中我們軍事方麵主要是完善了我軍的民兵的製度和情報部的製度。要求在每個村子都設立最基層的民兵組織,同時設立民兵司令部統一管理民兵,民兵司令部直接歸參謀部管轄。情報部繼續由朱貴負責,另外成立內政科由時遷負責,主要負責刺探有關於敵人的政治經濟和民生等方麵的情報;成立軍事科由侯健,主要負責刺探敵人有關於軍事方麵的情報,這樣以來情報部的工作效率就更加高了。後勤部成立我軍總裝備科,由段景住負責,主要負責我軍各種裝備的管理。政治方麵吳用迅速的在我們新的根據地裏麵搭建了我們政府機構的框架,保證當地生產生活的有序進行,並且在這些地方選舉一些能夠代表某一階層利益的人按照三三製的原則參與我們的議會。並且成立了兵工廠由湯隆負責,從今以後工部隻負責研製的任務而生產的任務交給兵工廠負責。至於柴進我讓吳用給他安排了一個無關緊要的職務暫時穩住他,我還派了劉偉安排人暗中嚴密監視他的一舉一動,不知道為什麼我總覺得他有什麼不對頭。

????終於在經曆了將近一年的恢複以後,在宣和五年的秋天我們用繳獲的一萬六千餘匹戰馬又成立了全部由騎兵組成的第五師。盧俊義擔任師長,三個旅長分別由士兵中選舉出來,同時免除盧俊義水師第一師師長的職務。鬱保四和鄧飛歸劉唐的近衛團統一管理。裴宣進入我們的法院歸張澄管理。孟康進入工部,協助李明參與我軍水師的大型戰船的研發工作。成立水師第四旅,費保任旅長,倪雲、卜青、狄成三個人分別任三個團長。水師的四個旅直接由參謀部管轄。兵工廠也在財政允許的情況下根據我們的需要和我們部隊試用的一些經驗和教訓改進和生產了一批投石車分別裝備給各個步兵旅作為我軍最主要的遠程打擊武器,近衛團也裝備了一部分。現在我軍軍容整齊,士氣高昂,裝備精良,保障充足,應該是時候考慮對外用兵了。可是對哪裏用兵呢?現在就跟大宋朝翻臉那明顯不現實,而且到現在為止我認為我們還有必要躲藏在一方的勢力之下,現在如果跟宋朝翻臉那麼我們到哪裏去找靠山去?要讓我們向那些外族投降還不如直接讓我們死了算了!對遼國用兵?理論上可以可是實際也是不可以的:按照我們現在的實力,如果真的對遼國用兵我們將很難以在戰場上占據上風。就算老天可憐我們讓我們在拚的精疲力盡的時候占據了燕雲十六州,可是這裏是一個三戰之地,我們占據了以後也將會在數千裏的邊防線上正麵麵對遼國和金國的鐵蹄。而且我不認為這個時候的宋朝會沒有動靜,畢竟收複燕雲十六州是宋朝自開國以來幾百年不變的夙願,他們不可能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的。這樣精疲力盡的我們還必須麵對三方麵精銳之師的聯合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僅難以守住我們即得的勝利果實而且還很有可能連現在的根據地都守不住。可是這樣以來從陸地上跟我們有接觸的所有勢力我們都無法進攻了,那我們怎麼辦呢?難道就這麼等下去嗎?

????還希望各位朋友們繼續支持本書,這幾天小弟我實在是太忙了,不過各位盡管放心,本書的更新一定會繼續下去的!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