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新繁鎮龍安小學校少年宮(1 / 1)

新都區新繁鎮龍安小學校少年宮

新都區新繁鎮龍安小學位於自古享有“川西碧玉”之美譽的新繁鎮,毗鄰古老神秘的龍藏寺,創辦於1905年,一百多年的辦學曆程,幾代人的辛勤耕耘,留下了深厚的積澱。

新繁鎮龍安小學校少年宮以“經典誦讀,主題德育,科普啟蒙,藝體培養”為活動內容,實現農村孩子的主動、生動和全麵發展。

在少年宮建設中,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特色優勢,大力開展體育特色項目,如田徑、排球、滾鐵環、踢毽子等。新繁棕編技藝起源於清代嘉慶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曆史,目前已被批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令所有龍安人引以為豪。學校依托有利的區域優勢,將棕編民間藝人請到少年宮擔任輔導員,孩子們在他們的熏陶及悉心指導下,逐漸練就了一雙雙靈巧的手,相信棕編這項民間工藝定會在龍安小學校少年宮得到傳承和發展。

為使少年宮活動收到實效,學校結合本校、本地實際,堅持百花齊放、特色發展原則,精心開設了國學、藝術、體育、科創、棋類、影視、英語7類課程,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分別命名了小熊貓國學啟蒙館、小燕子剪紙隊、小白兔繪畫屋、小獅子鼓號隊、小袋鼠腰鼓隊、小黃鸝合唱隊、小蟋蟀樂器隊等20餘個社團。學校少年宮現已建立起了一支以現有教師為主、大學生誌願者和離退休教師為輔的專兼職相結合的輔導教師隊伍,在現有基礎上請專業人員對他們進行培訓。為滿足孩子們發展的更高要求,該校少年宮還聘請了新繁棕編藝人朱木蘭、一級殘疾軍人塗佰毅、四川音樂學院舞蹈教師羅靜文、區青少年宮圍棋指導教師鄧啟俊做兼職輔導教師,調動整合社會力量,為少年宮活動提供義務服務,形成專兼職結合的活動指導網絡。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競爭,集體的凝聚力得到了提升,促進了良好學風的形成,並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