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胃癌3

第三節 名方應用精析

一、扶正抗癌湯

【方名】 扶正抗癌湯

【來源】 此方名全國各地醫家多有采用,但下方來源於上海醫家。

【處方】 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薏苡仁30克,仙鶴草30克,白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七葉一枝花18克,石見穿18克。

【用法】 水煎服。

【功能】 益氣解毒,扶正抑癌。

【主治】 各種癌症。

【方解】 本方重用黨參、黃芪、白術、仙鶴草扶正益氣,合用石見穿、白花蛇舌草、白英、七葉一枝花等清熱解毒抗癌,並重用薏苡仁利濕軟堅,諸藥配伍,標本兼顧,扶正祛邪。

【現代應用】

1.現代用法 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薏苡仁30克,仙鶴草30克,白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七葉一枝花18克,石見穿18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加減用法:貧血、白細胞下降、落發者,加山豆根、桑椹、製首烏、當歸、阿膠;虛火上逆嘔吐者,加竹葉、生石膏、麥冬、法半夏;瘀血明顯者,加桃仁、紅花、赤芍、生蒲黃、三棱、水蛭、地鱉蟲;熱毒內盛者,選加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

2.治療晚期胃癌 [張長武.扶正抗癌方治療晚期胃癌62例臨床觀察.現代康複,1999;3(4):484]

治療組32例,對照組30例,均經組織病理學確診,臨床分期為Ⅳ期、複發及轉移病例。

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抗癌扶正方治療。

基本方組成及用法: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薏苡仁30克,仙鶴草30克,白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七葉一枝花18克,石見穿18克。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連續服用30天為1療程,間隔7天,再進行第2療程治療。對照組僅用一般對症支持治療。

結果:治療組32例中,總有效率28%。在體重增加,疼痛緩解,生活質量改善方麵,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P<0.01)。

3.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 [翟 範.中藥扶正抗癌方治療中、晚期消化道腫瘤160例臨床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誌,1997;5(2):67]

選取門診中、晚期消化道腫瘤病人160例,均予服用中藥扶正抗癌方治療3個月以上,治療中配合手術者91例,配合放療者20例,配合化療者11例,單純用該方治療者38例。

扶正抗癌方組成為:黨參15克,黃芪30克,白術、茯苓各10克,薏苡仁30克,仙鶴草15克,製半夏10克,土茯苓30克,半枝蓮30克,陳皮10克,每日1劑,水煎2次服。

辨證加減:嚴重吞咽不順者加用八月劄、枳殼各10克,納呆、腹脹甚者加雞內金10克,焦楂曲10克,脘腹疼痛者加白芷、煨木香各10克,有淋巴結轉移者加海藻15克,昆布10克,煆牡蠣30克,放療後白細胞下降者加補骨脂、枸杞、雞血藤各10克。

結果表明38例單純以中藥治療的病人經過1~2周治療後,症狀皆有所改善,總的症狀改善率>80%,血象、免疫指標、癌胚抗原、體質、癌灶均向好的方麵改變。其生存期也佳:本組單純以中藥治療者中,11例已死亡的胃癌病人平均生存期為20.2個月,2例大腸癌病人都存活2年以上,皆遠遠超過了文獻記載的平均生存期。160例中除4例生存不到1年外,1年生存率97.5%,2年生存率80%,3年生存率55%,5年生存率44%。

4.治療惡性腫瘤 [黃建國.扶正抗癌方治療惡性腫瘤120例.山東中醫雜誌,1997;16(1):13]

經治惡性腫瘤120例中,單純中藥治療組38例,配合放療、化療組40例,放療、化療後加中藥治療組42例。

所用中藥為扶正抗癌方:黨參、黃芪、黃精、女貞子、當歸、雞血藤、半枝蓮、白花蛇舌草、石見穿各20~30克,乳香、沒藥各10~20克,三棱、莪術各10~15克。

加減:納呆加炒神曲、炒麥芽、炒穀芽、雞內金、白豆蔻、砂仁,伴有感染加魚腥草、蒲公英、金銀花、柴胡、黃芩,伴胸腹水或浮腫加澤瀉、豬苓、茯苓、大腹皮、車前子,伴有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加大黃粉、三七粉、雲南白藥,癌痛加延胡索、川楝子、全蠍、蜈蚣,黃疸加茵陳、金錢草、黃芩、黃柏。

結果:(1)單純中藥治療組堅持中藥治療2~3個月後,部分緩解18例,占48%(即胃納增加,疼痛明顯緩解,睡眠改善,乏力減輕,體重增加,原有病灶體積停止進展或縮小);病情穩定12例,占32%(即服藥前後病情較穩定,自覺症狀好轉);病情進展8例,占20%(即原占位病灶增大)。

(2)放療、化療加中藥治療組共40例(放療者19例,化療者21例),每日用扶正抗癌方1劑,最多服用72劑,最少45劑,平均52劑。並從單純放療、化療病例中隨機抽取各20例(共40例)作為對照組,結果說明加用中藥者療效更優。

(3)放療、化療後加中藥治療組,也從單純放療、化療病例中隨機抽取各20例(共40例)作為對照組,結果同樣說明加用中藥者治療效果更顯著。從以上臨床病案說明:扶正抗癌方對惡性腫瘤病人常見的並發症如癌痛、發熱、胸腹水等經配伍加減有良好的功效,係統放療、化療後的病人服用本方,既能扶助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又能抗腫瘤防止複發,提高生存質量。

【研究進展】

1.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腫瘤 [朱金水.扶正抗癌衝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腫瘤,1997;17(2):113—114]

將103例術後及65例未手術之晚期胃癌病人隨機分成3組,分別給中藥、中藥加化療、或單用化療治療。中藥采用扶正抗癌衝劑(其組成與研製:潞黨參15克,白術20克,生黃芪20克,薏苡仁30克,白英20克,七葉一枝花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補骨脂10克,石見穿30克,炙甘草5克等10味中藥組成),每日服2次,每次1包,衝服,3個月為1療程;中藥為主加化療則是化療同時服用扶正抗癌衝劑,化療停用後中藥繼續服用,3個月為1療程;化療:采用UFTM(優福定+絲裂黴素)方案。統計分析表明:

(1)無論手術組還是未手術組,晚期胃癌病人中藥及中藥為主加化療對病人機體一般狀況改善率顯著高於單純化療者(P<0.01)。

(2)中藥為主加化療可有效延長未手術晚期胃癌生存時間,提高中位生存期,部分提高化療對晚期胃癌有效率及顯著提高手術病人1年和3年生存率(P<0.01)。

(3)術後中藥及中藥為主加化療組病人與單純術後化療組比較OKT+3、OKT+4、OKT+4/OKT+8、NK活性、IL-2、IFN-γ差異顯著(P<0.01)。

本文證明了扶正抗癌衝劑不僅具有扶正,而且具有祛邪效果,具體表現為該衝劑可顯著改善病人細胞免疫及其調節因子功能,而且抑製腫瘤生長,如未手術者單純中藥治療其腫瘤用藥後可縮小或穩定。明顯延長了不能手術晚期胃癌的一年和三年生存率,提高化療的有效率及術後病人中位生存期,且顯著改善術後化療病人的生活質量。

2.抗癌作用及其毒性 [胡 蓉.扶正抗癌膠囊的抗癌作用及其毒性.華西藥學雜誌,2002;17(4):258—260]

為了解扶正抗癌膠囊的急性毒性及抗腫瘤作用。采用小鼠移植性艾氏腹水癌(EAC)、肉瘤S180及肝癌H22等體內實驗方法。實驗結果表明:扶正抗癌膠囊無明顯急性毒性,測得1日連續給藥3次的最大耐受量為466.8克/千克;扶正抗癌膠囊30克/千克可顯著抑製S180小鼠瘤體的增長,15克/千克可顯著延長EAC小鼠的生存期,30克/千克可顯著抑製肝癌H22荷型小鼠瘤體的增長,並可顯著延長肝癌H22腹水型小鼠的生存期。以上說明,扶正抗癌膠囊的急性毒性小,且對腫瘤有一定的抑製作用。

3.治療移植性人體胃癌裸鼠的實驗研究 [周阿高.扶正抗癌方治療移植性人體胃癌裸鼠的實驗研究.腫瘤,1998;18(3)增刊:209—211]

將移植性人胃胃癌裸鼠隨機分對照組(生理鹽水灌胃)、化療組(5-FU腹腔注射)、中藥組(扶正抗癌方口服液灌胃),分別給予相應處理8周後,稱瘤重計算抑瘤率,並觀察治療前後胃癌裸鼠體重變化。

結果:抑瘤率化療組為60%,中藥組為39%,體重變化方麵中藥組在治療後比治療前有增加(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