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隨筆番外篇(1 / 1)

《白領黑心》這個故事已經寫了半年有餘,洋洋灑灑落筆已有五十萬字。最近時常翻看以前寫過的篇章,慶幸的是我還在按照當初的軌跡慢慢前行,不偏不正。

故事裏的很多人,像“大俠”趙一帆,“藍胖子”程向前,“福將”梁喜旺,“交際花”吳葉白,甚至董先生我都有幸見到了本人(林靜除外),我曾試圖寫一些支線出來,但思來想去,還是本著“少就是多”的原則,認認真真的把白一城的故事寫好,因為隻有根深才能葉茂。

年少時候我總是喜歡熱鬧,喜歡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總是把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無用的社交之上,總是想和每個人都混得很熟絡。到了“談愛已老,談死還早”的年齡,我明白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土豆拉一車,不如夜明珠一顆,朋友不在多而在精。白一城猶如一顆夜明珠般的朋友,他給了我很大的寫作動力和源泉。自從本書連載以來,他也成為了《白領黑心》的忠實讀者。有一次深夜白一城給我發來微信,說書中的角色太過完美,問我是不是有意美化。我告訴他到了我這個年齡,不想再去取悅誰,我隻是把白一城身上的光輝放大罷了。

說句心裏話,白一城本人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人性上的弱點,他不完美,他很真實,我喜歡他向我講述職場中真實的故事,我把這些故事交織編排在一起。在堅持寫了五十萬字以後,突然發現白一城這個角色讓我很著迷,故事中的他簡單固執,沉穩睿智,也正應了那句話:隻有完美的角色,沒有完美的人。

紅山縣的這段故事我沒有料到會寫這麼長,這麼久。雖然身處小小的縣城,但這個期間的白一城卻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白一城也兌現了自己當初到紅山縣時的諾言,他來到這裏要做三件好事:一、讓銷售人員有好的收入,二、讓管理人員有好的發展,三、讓公司有好的業績。故事中對白一城的工作方法和為人處世也有詳盡的描寫。

白一城是一個很理性的人,他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擅於從紛繁雜亂的現實情境裏,梳理出清晰的脈絡和頭緒,然後動用資源和策略,固執的向著目標前進。而且不管困難和處境如何,時刻保持著不服輸的勇氣和決心。

故事中的白一城遇到不少貴人,交情也好,利用也罷,不得不承認,這是人脈經營的結果。我很好奇,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為什麼總有人幫助你。”

白一城坦言道:“在現代社會,我們滿耳充斥的都是“競爭”、“競爭”、“競爭”。殊不知,天地間萬事萬物的規律恰恰是相反的,你不爭,謙讓,給予,一心一意地去做好身邊每一件小事,反倒會得到的更多。一天到晚爭來爭去,常常什麼都得不到!”

由於工作上的需要,公司業務上的需要,白一城幫助住過一些人,有時也會幫人解燃眉之急,這些未必件件都是大事,但總是讓人覺得值得信任。所以,紅山縣時期的白一城不搞小團體,卻有了自己的職場生態鏈。

在寫好每一段故事的同時,我也開始關注白一城整個人在職場生涯上的心態變化,紅山縣時的白一城心態更為成熟,他懂得如何拉攏嫡係,懂得如何排除異己,懂得如何利用職務悄無聲息的為自己謀取利益。就像白一城說過的:這個世界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這個世界其實很美好,隻是有的時候身不由己罷了。

每當寫到類似的番外篇,一些讀者就會猜測是不是劇情要出現轉折?是的,紅山縣的這段故事的確要結束了,這段故事雖然結束,但精彩還在繼續。

白一城是如何被迫離開紅山縣?他又是如何利用個人能力和社會資源繼續爬向職場食物鏈的頂端?路在腳下,字在筆下,敬請期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