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隱晦卷一(1 / 1)

東坡曰:“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

夫藏木於林,人皆視而不見,何則?以其與眾同也。藏人於群,而令其與眾同,人亦將視而不見,其理一也。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拔乎眾,禍必及之,此古今不變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遠禍也。

榮利之感於人大矣,其所難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雖處亢龍之勢而無悔。

中焉者,守之以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僅保無過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誅即廢,鮮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貴為榮,卻不知富貴如霜刃;

人皆知貧賤為辱,卻不知貧賤乃養身之德。

倘知貧賤之德,誦之不輟,始可履富貴之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