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一氣周流的層次
咱們這個臨證辨象講完之後,仍然有不少朋友就一氣周流的問題,提出好多疑問。今天咱們專門來討論一下一氣周流的層次問題。也算是對前麵臨證辨象的一次總結。
一氣周流的結構是渾然一體的
人體的一氣周流,它並不是簡單地左升右降在體內畫了一個圈。
一氣周流的這一身土氣,作為中焦來講,主要體現為中焦脾胃之氣。中焦的這一團土氣,脾升胃降,它升降斡旋,由內向外,就像一個漩渦一樣,慢慢就轉出來了,往上左升的這一段轉出來就是木火之氣,往下右降的這一段轉出來就是金水之氣,整個人體的一氣周流是渾然一體的,都是由中焦土氣變化而來,或者說一氣周流中的木火金水隻是中焦土氣的不同狀態而已。並不是說周圍有一圈是木火金水,中間單獨還有一團土氣,不是這樣的結構。一氣周流的這個結構類似於太極圖的結構,它實際上是渾然一體的。大家可以看看銀河係的模擬圖,由中間的星團延伸出兩條螺旋臂,左右旋轉,與那個結構有些類似。就是說人體這一團土氣,就好比有一個活動範圍一樣,這個範圍規定為土。在這個範圍內,最居中的這一部分定義為中土之氣,偏於升發的這一部分叫做木火之氣,偏於斂降的這一部分叫做金水之氣,實際上都是土氣,都是渾然一體的,並沒有截然分開。
一氣周流有不同的層次
人體的一氣周流,它是有不同的層次的。從髒腑的層麵來講,肝心主升,肺腎主降,脾胃斡旋中焦,這是一個層麵。具體到某一個有形的髒腑,比如肝髒,它也有自己的一氣周流,並不是說肝髒裏麵這一氣就隻升不降了,它仍然是有升降周流的變化。再細分到每一個細胞,人體的每一個細胞也都有自己的一氣周流,它仍然有左升右降以及中焦斡旋的這種一氣變化的規律。在人體不同的層次上,一氣周流是同時存在的。
當我們把一氣周流細分到無形之氣的層次時,就會發現,一氣周流左路升發右路斂降,土氣斡旋中焦,它在體內是無處不在的,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一氣周流在體內雖然可以分為不同的層次,但是這些不同的層次,實際上又是完全一體的渾然一氣。一氣周流的這種規律遍布人體所有的層次,在渾然一體地同步周流著。所以黃元禦先生才把人體的一氣周流拋棄了層次上的區別,直接概括為左路木火生發,右路金水斂降,中焦土氣斡旋的結構。所以我們講人體一氣周流的左路右路,並不是身體的左邊和右邊。左路和右路指的是人體一氣周流在所有層次上的共同的運動趨勢,中焦也是同樣的道理。
正因為一氣周流具有這種無處不在的特性,在人體的每一個層次上它都是完全同步而又渾然一體的,所以我們才能夠根據一氣周流的大象,來治療人體的任何疾病,而不必去區分它是哪個層次上的疾病。不管疾病表現在什麼層次上,它都跑不出一氣周流的規律。就像外感風寒引起發燒是木氣鬱滯,眼睛紅也是木氣鬱滯,有的失眠也是木氣鬱滯,疾病的表現層次完全不同,但是它們的病象卻都是木氣鬱滯之象,我們都按木氣鬱滯來治療,都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來升散,就都可以治好。
這就是一氣周流這個理論的妙處,它可以讓我們執簡馭繁,從象的角度出發,對變化萬千的疾病,通過症狀透見本質,從而對疾病進行精確地定位,進而給予準確地治療。我的老師曾經跟我說,一氣周流就像一套全球定位係統,用一氣周流來觀察疾病,不管疾病在哪裏,都逃不過我們的眼睛。借助於一氣周流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疾病的根源在哪裏,是升不上來,還是降不下去,還是中焦不能斡旋,疾病是虛還是實,全都一目了然。
一氣周流是天地萬物的共同規律
一氣周流並不僅僅是人體自身的一種規律,它是天地萬物共同的運動規律。
《內經》講:“夫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天地陰陽者,不以數推,以象之謂也。”
一氣周流也是這樣的,一氣周流在天地之間也有不同的層次,也是無限可分的。人體的一氣周流,對天地之間這個更大的一氣周流來說,隻是其中的一個層次罷了。
從佛學的角度來講,佛經講“成住壞空”,三千大千世界,每一個世界都有成住壞空的演變規律,這個過程,實際上也就對應了一氣周流升發收藏這個過程,也是完全對應的。如果把目光稍微拉近一點,曆史上的朝代興衰,研究曆史的朋友本身也會有這種感受,曆史的興衰交替,如環無端的這種規律也在裏麵。再短一點來講,一年有寒暑往來,一天有日夜更替,這也都是有升有降,都是一氣周流的一些或大或小的表現。
從藥物的角度來看,有左路升發的藥物,麻黃、附子、細辛,有右路斂降的藥物,石膏、大黃、五味子,有中焦斡旋的藥物,幹薑、甘草,它們也組成了一氣周流的運行規律。因此所有的藥物,我們從一氣周流的角度看,都可以看成一味藥,是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