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激活劑和抑製劑在酶脫毛中使用的激活劑和抑製劑因酶製劑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硫酸銨和氯化銨對AS1.398,3942和166蛋白酶具有激活作用,Ca2+對166和3942蛋白酶具有激活作用,而Cu2+、Fe2+等重金屬離子對3942和1398等蛋白酶具有抑製作用,Al3+對166蛋白酶具有抑製作用等。
由於酶脫毛所使用的酶為多種酶的混合物,上述抑製劑和激活劑在實際脫毛過程中的激活與抑製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特別是在酶脫毛作用結束時更不能依賴抑製劑的抑製作用而忽略了酶對皮蛋白的水解作用。酶作用結束時最有效、最實用終止酶處理的方法是降溫水洗和及時的酸堿處理。
(7)生皮的預處理酶脫毛前,用氫氧化鈉處理使生皮膨脹,不僅使皮纖維得到適當鬆散,除去皮內部分油脂和纖維間質,而且使表皮的結構破壞,這些均有利於酶的滲透和作用,達到迅速脫毛的目的,因此應用工藝多采用脫毛前堿膨脹的預處理。
12.4.3.3化學保毛脫毛法
化學保毛脫毛,是指在保持毛基本完整的前提下,通過破壞表皮層的基底層細胞,毛球、毛根鞘來達到脫毛的方法。嚴格控製脫毛化學品用量,可以實現保毛脫毛。酶脫毛實際上是一種生物保毛脫毛法。
(1)包灰脫毛法包灰脫毛的原理與灰堿脫毛相同,它是一種變相的灰堿脫毛法。所謂包灰,就是將所需的硫化鈉和石灰溶於水調成糊狀,塗於皮的肉麵,使其通過滲透作用,到達毛根鞘、毛根和毛球並溶解之而達到脫毛的一種操作。
此法在製革企業廣泛地應用於綿羊板皮和對毛有回收價值的山羊板皮等皮張的脫毛,是一種高質量的回收毛的脫毛方法。包灰除用於脫毛而外,也廣泛地用於豬皮等部位差大的生皮的局部處理,以達到減少或消除部位差的目的。
包灰脫毛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將硫化鈉配成15~50g/L的溶液,加石灰調成15~30Bé膏狀物,均勻塗抹在恢複至鮮皮態經滴水或擠水後的皮的肉麵上,肉麵相對碼放至40cm左右高度,控製溫度在18~22℃下或常溫堆放至毛根鬆動,然後用手工在刨皮板上或推毛機逐張進行推毛來達到脫毛和回收毛的目的。
該方法的缺點是勞動強度大,占地也大,操作較繁瑣,單張操作產量低,對環境汙染嚴重,衛生條件差等。從環保的角度看,屬於應淘汰的技術。
(2)低灰保毛脫毛法低灰保毛脫毛是利用成熟的角蛋白(毛幹硬角蛋白)比未成熟的軟角蛋白(如毛根鞘、表皮和毛球)更容易產生護毛作用的特性,人為地加大毛幹硬角蛋白與毛根鞘等軟角蛋白在化學試劑中溶解力的差異,借助於機械作用達到毛與皮分離而脫毛的一種脫毛方法。低灰保毛脫毛法減少了Na2S使用量和廢液中S2-的濃度。
從皮的一般組織結構和化學組成可知,表皮和真皮由基底膜相連,表皮最下一層由角質化程度較低的基底層組胞所組成。除此之外,角質化程度較低的皮組織還有毛根鞘、毛球和毛根。角質化程度較高的組織有毛幹和表皮的角質層。角質化程度高的毛幹維持其穩定結構的雙硫鍵數目較多,而角質化程度較低的毛根鞘等軟角蛋白其雙硫鍵數目較少。用NaOH或石灰處理皮時,角質化程度高的毛幹可能比角質化程度低的毛根鞘等組織更容易產生護毛作用,使結構更穩定,更耐化學試劑的作用。基於該假設,低灰保毛脫毛過程中先用石灰對毛進行護毛處理,然後再利用還原劑(如Na2S)破壞基底層細胞、毛球及毛根鞘的角質化程度較低的角蛋白並在機械作用下使皮與毛分離。
低灰保毛脫毛的關鍵在皮的護毛處理。護毛處理既不能過度,又不能不足。過度將產生脫毛困難,甚至不能脫毛,不足將不能夠達到保毛脫毛的脫毛目的。
Rohm Haas公司在1985年研究開發的Blair Hair石灰、硫化物脫毛方法如下(在螺旋轉鼓中進行):
護毛:石灰2.5%,液比1.5,內溫27℃,時間60min(轉10min,停50min)。
脫毛:加片狀NaSH 1.5% 轉10min,停20min,轉10min,停20min,轉10min,停10min,轉10min(90%的毛脫落,皮上少部分的毛可推擠除去)。
分離毛:泵抽出毛,重新補充水,水洗1h,如果出水比進水多,應停止轉動,加水。
複灰:石灰2.5%,硫氫化鈉0.5% ,脫毛助劑FR-62(Bayer) 1.25%,液比1.5 ,內溫27℃ ,時間 14h。
陰離子表麵活性劑0.25% 轉10min(4r/min),停50min,反複14次。
此法的不足是實施過程中時間和溫度要求較嚴,硫氫化鈉使用量較大,每噸原皮需消耗S2-109kg。
12.4.3.4物理脫毛法
除了以上介紹的化學、生物脫毛法,某些物理脫毛方法也可以實現有效的脫毛。這裏簡要介紹熱脫毛法和黏合脫毛法。
在食品工業中長期使用的沸水脫毛法即是一種熱脫毛方法。剛宰殺的動物,在沸水中短時間浸泡後,毛根鬆動,其毛很容易被拔掉。某些製革企業使用的豬皮熱脫毛工藝,其原理與沸水脫毛法相似,隻是降低了處理溫度,改沸水為熱水。但是,熱脫毛隻適用於豬皮而且隻能除去大部分的毛,剩餘的毛還需要用化學或生物方法除去。
黏合脫毛法是在皮的毛麵塗以黏合劑,使之與毛牢固黏結,然後將其從皮麵剝離,毛將與黏合劑一道被剝離,如生皮保存良好,其表皮不會被剝離。該方法用於動物皮的脫毛,適應麵很廣,並且不會對生皮造成化學或者生物汙染,是一種有效的實驗室脫毛法。李誌強等在動物皮基膜蛋白研究中,曾經以一種聚合物的液態預聚體為黏合劑,使之在皮的毛麵上聚合硬化並進行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