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婦科常用方劑索引
一畫
一貫煎(《柳州醫話》) 沙參 麥冬 當歸 生地黃 川楝子 枸杞子
二畫
二仙湯(《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仙茅 仙靈脾 巴戟天 知母 黃柏 當歸
十補丸(《濟生方》) 熟地黃 山藥 山茱萸 澤瀉 茯苓 牡丹皮 肉桂 五味子 炮附子 鹿茸
八味黑神散(《衛生家寶產科備要》)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幹薑 肉桂 蒲黃 黑大豆 炙甘草
八物湯(《濟陰綱目》) 當歸 川芎 赤芍 熟地黃 延胡索 川楝子 木香 檳榔
八珍湯(《正體類要》)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黨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人參麥冬散(《婦人秘科》) 人參 麥冬 茯苓 黃芩 知母 生地黃 炙甘草 竹茹
人參養榮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當歸 白芍 熟地黃 肉桂 黃芪 五味子 遠誌 陳皮 生薑 大棗
人參黃芪湯(《證治準繩》) 人參 黃芪 當歸 白術 白芍 艾葉 阿膠
九種心痛丸(《金匱要略》) 附子 人參 幹薑 吳茱萸 生狼牙 巴豆
三畫
三甲複脈湯(《溫病條辨》) 白芍 阿膠 炙甘草 幹地黃 麥冬 生牡蠣 生鱉甲 生龜甲
三棱煎(《婦人大全良方》) 三棱 莪術 青皮 半夏 麥芽
下乳湧泉散(《清太醫院配方》) 當歸 川芎 花粉 白芍 生地黃 柴胡 青皮 漏蘆 桔梗 通草(或木通) 白芷 穿山甲 甘草 王不留行
大補元煎(《景嶽全書》) 人參 山藥 熟地黃 杜仲 當歸 山茱萸 枸杞子 炙甘草
大營煎(《景嶽全書》) 當歸 熟地黃 枸杞子 炙甘草 杜仲 牛膝 肉桂
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 大黃 牡丹皮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大黃蟲丸(《金匱要略》) 大黃 黃芩 甘草 桃仁 杏仁 白芍 幹地黃 幹漆 虻蟲 水蛭 蠐螬
川楝湯(《竹林女科》) 川楝子 大茴香 小茴香 豬苓 澤瀉 白術 烏藥 檳榔 乳香 延胡索 木香 麻黃 薑 蔥
小營煎(《景嶽全書》) 當歸 熟地黃 白芍 山藥 枸杞子 炙甘草
四畫
天王補心丹(《攝生秘剖》) 人參 玄參 當歸身 天冬 麥冬 丹參 茯苓 五味子 遠誌 桔梗 酸棗仁 生地黃 朱砂 柏子仁
天仙藤散(《婦人大全良方》) 天仙藤 香附子 陳皮 甘草 烏藥 生薑 木瓜 紫蘇葉
開鬱種玉湯(《傅青主女科》) 白芍 香附 當歸 白術 牡丹皮 茯苓 天花粉
木通散(《婦科玉尺》) 枳殼 檳榔 木通 滑石 冬葵子 甘草
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 金銀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五苓散(《傷寒論》) 桂枝 白術 茯苓 豬苓 澤瀉
五虎追風散(《晉南·史全恩家傳方》) 蟬衣 天南星 天麻 全蠍 僵蠶
止帶方(《世補齋》) 茯苓 豬苓 澤瀉 赤芍 牡丹皮 茵陳 黃柏 梔子 牛膝 車前子
止痙散(《經驗方》) 全蠍 蜈蚣
少腹逐瘀湯(《醫林改錯》) 小茴香 幹薑 延胡索 沒藥 當歸 川芎 肉桂 赤芍 蒲黃 五靈脂
內補丸(《女科切要》) 鹿茸 肉桂 菟絲子 黃芪 蒺藜 沙苑子 肉蓯蓉 桑螵蛸 製附子 紫菀
化瘀止崩湯(《中醫婦科學》) 炒蒲黃 五靈脂 益母草 南沙參 當歸 川芎 三七粉
牛膝湯(《婦人大全良方》) 牛膝 瞿麥 當歸 通草 滑石 天葵子
六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黨參 白術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生薑 大棗
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熟地黃 山藥 山茱萸 茯苓 澤瀉 牡丹皮
升舉大補湯(《傅青主女科》) 黃芪 白術 陳皮 人參 炙甘草 升麻 當歸 熟地黃 麥冬 川芎 白芷 黃連 黑芥穗
烏藥湯(《蘭室秘藏》) 烏藥 香附 木香 當歸 甘草
丹梔逍遙散(《女科撮要》) 牡丹皮 炒梔子 當歸 白芍 柴胡 白術 茯苓 炙甘草
丹溪治濕痰方(《丹溪心法》) 蒼術 白術 半夏 茯苓 滑石 香附 川芎 當歸
五畫
艾附暖宮丸(《沈氏尊生書》) 當歸 生地黃 白芍 川芎 黃芪 肉桂 艾葉 吳茱萸 香附 續斷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蒼術 厚樸 陳皮 甘草
玉女煎(《景嶽全書》) 熟地黃 牛膝 石膏 知母 麥冬
甘麥大棗湯(《金匱要略》) 甘草 小麥 大棗
甘露消毒丹(《溫熱經緯》) 滑石 茵陳 黃芩 石菖蒲 川貝母 木通 藿香 射幹 連翹 薄荷 白豆蔻
右歸丸(《景嶽全書》) 熟地黃 山藥 山茱萸 枸杞子 鹿角膠 菟絲子 杜仲 當歸 肉桂 製附子
左歸丸(《景嶽全書》) 熟地黃 山藥 山茱萸 枸杞子 川牛膝 菟絲子 鹿角膠 龜甲膠
龍膽瀉肝湯(《醫宗金鑒》) 龍膽草 柴胡 山梔子 黃芩 車前子 木通 澤瀉 生地黃 當歸 甘草
歸脾湯(《校注婦人良方》) 白術 茯神 黃芪 龍眼肉 酸棗仁 人參 木香 當歸 遠誌 甘草 生薑 大棗
四物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熟地黃 當歸 川芎 白芍
四物合二陳湯(《陳素庵婦科補解》) 當歸 赤芍 川芎 生地黃 陳皮 半夏 茯苓 海藻 紅花 香附 牡丹皮 甘草
四神丸(《校注婦人良方》) 補骨脂 吳茱萸 肉豆蔻 五味子 生薑 大棗
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金銀花 甘草 穿山甲 皂角刺 當歸尾 赤芍 乳香 沒藥 天花粉 陳皮 防風 貝母 白芷
生化加參湯(《傅青主女科》) 人參 當歸 川芎 白術 香附
生化湯(《傅青主女科》) 當歸 川芎 桃仁 炮薑 炙甘草
生肌散(《經驗方》) 炙象皮 煆龍骨 赤石脂 血竭 製乳香 兒茶
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 人參 麥冬 五味子
白術散(《全生指迷方》) 白術 茯苓 大腹皮 生薑皮 陳皮
白虎加人參湯(《傷寒論》)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人參
半夏白術天麻湯(《醫學心悟》) 半夏 白術 天麻 橘紅 茯苓 炙甘草 蔓荊子 生薑 大棗
加味五淋散(《醫宗金鑒》) 黑梔子 赤茯苓 當歸 白芍 甘草梢 車前子 黃芩 生地黃 澤瀉 滑石 木通
加味四物湯(《醫宗金鑒》) 熟地黃 白芍 當歸 川芎 蒲黃 瞿麥 桃仁 牛膝 滑石 甘草梢 木香 木通
加味當歸補血湯(《醫理真傳》) 當歸 黃芪 鹿茸 麥芽 炮薑 炙甘草 蔥白 甜酒
加味聖愈湯(《醫宗金鑒》) 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黃 人參 黃芪 杜仲 續斷 砂仁
加味阿膠湯(《醫宗金鑒》) 阿膠 艾葉 生地黃 白芍 當歸 杜仲 白術 黑梔子 側柏葉 黃芩
加味溫膽湯(《醫宗金鑒》) 陳皮 製半夏 茯苓 甘草 枳實 竹茹 黃芩 黃連 麥冬 蘆根 生薑
加減一陰煎(《景嶽全書》) 生地黃 熟地黃 白芍 知母 麥冬 地骨皮 甘草
六畫
芎歸二陳湯(《丹溪心法》) 陳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生薑 川芎 當歸
奪命散(《婦人大全良書》) 沒藥 血竭
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 百合 生地黃
百合固金湯(《醫方集解》) 生地黃 熟地黃 麥冬 百合 玄參 桔梗 貝母 當歸 白芍 甘草
百靈調肝湯(《百靈婦科》) 當歸 赤芍 牛膝 通草 川楝子 瓜蔞 皂刺 枳實 青皮 甘草 王不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