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戲言,隻要有人住的地方都去,那麼一天也是難以走邊的。

涼帽山開始,進去幾裏路,有官山與平崗頭,那是需要爬山的,而且家與家之間很散。

進去紙廠向左,又有弓嶺山,也有好三到五裏山路,而且也比較散,到廖宅大村子,就有點像村子。

爺爺一時興起,就介紹了廖宅的“廣闊無垠”,也許是有某些炫耀一下的意思。

廖宅大村子就比較簡單,張家與金家分隔兩岸,張家外台門與裏台門合起來叫張家,緊挨著裏台門的還有虞家,這些都是台門屋,就是說都可以關門,那是一種防止土匪的房子,屬於自衛反擊類型的結構。

金家也一樣是台門屋,可以說這些都說明了這些房子的“年齡”了,也許會在原來的地基上修葺,不過張偉記得大間門上原來有很多舊銅器的門鎖,隻是後來都不見了。

張家背後也有幾乎戶人家,旁邊還有下坎頭,也住了幾戶人家。

金家的屋背後有後山崗,橫向過去還有橫大,橫大就與八仙坪相連,抬頭就是八仙坪的下坪。

橫大下麵就是戈上田的學校,學校門口就是大操場,一邊是大會堂,另一邊是學校的預備教室。

廖宅大村子當時很熱鬧,年輕力壯的常常會有某種意義的比拚,如角力,扳手腕,還有在空閑時間會打拳。

而一般有什麼動靜,就會毫不猶豫的集合,如什麼地方發生野火了,馬上會一窩蜂似的飛奔去救火,記得村子裏有一戶人家著火了,馬上所有人出動,馬上就搞定,救火後,還會捐助一些缺的東西,反正有事發生,就親如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