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自己拉的,可是說出來竟然沒人相信。錢多多大半天都因此而心情不爽。
勉強討要了半塊燒餅,就著從青菜攤子上撿來的幾根青菜葉子,對付了個半飽,錢多多無情無趣地來到說書攤子上,在外圍一塊石頭上坐了下來。
起初,錢多多的心思並沒有去注意今天說書的內容。腦子裏還是在想著老許頭關於自己那坨大便的話。
“大將軍印,大將軍,大將軍是個什麼官?”
錢多多的心情不爽隻是因為沒人相信那是自己的傑作,並不是因為老許頭最後那句譏諷他的話。連他自己都不相信將來會當什麼大將軍,雖然還不知道大將軍是個多大的官。
一個人胡思亂想了一會,這才開始注意傾聽先生說書。
“諸位,今天這段書講的是某朝某代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意外得到一注大財,並由此發生的一段離奇曲折的故事。故事開頭呢,先給插一個小插曲。
眾所周知,聖人有徒三千,賢者七十有二。而其中最賢者非顏回莫屬。顏回者,字子淵,人稱複聖。
話說顏回家貧,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聽說書先生拽起文來,錢多多聽的心煩,剛要起身離開,突然說書先生一拍手中的醒神木,話題突然一轉道:
“這一天,與複聖顏回同住一室的子路突然發現自己丟了一兩銀子,四處搜尋無果之後,便私下懷疑是顏回所為。畢竟顏回家貧,可謂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每日裏不過是稀粥勉強果腹而已。”
錢多多一聽,心道:有點意思,還複聖呢,怎麼和我一樣?
於是又安安靜靜坐下,豎起耳朵聽了起來。
“子路把心中的懷疑同其他人講起後,有人說不可能,子淵人品就是先生也是非常讚許的。也有人持同樣的懷疑態度,說人窮誌短,說不定真是子淵偷去也未可知。
爭來爭去,大家想到一個辦法,想要試探一下顏回,看看子路丟的一兩銀子究竟是不是被他偷了。
什麼辦法呢?
有人取出一錠金子,在上麵寫下一句話:天賜顏回一錠金。之後,便把這錠金子放到了顏回返回住處的必經之路上。子路等人呢,則藏在暗處靜靜觀察,如果顏回撿起金子據為己有,那麼所謂其安貧樂道的說法都是假象,子路丟的銀子也必定是顏回所偷。
不大一會功夫,顏回果然從聖人處歸來,走到地上那錠金子前,彎腰伸手就撿了起來。正當子路等人要從暗處竄出來,揭穿他偷銀子的事實時,卻見顏回並沒有把那錠金子收起來,反而看了一下上麵那行‘天賜顏回一錠金’的字後,又把金子放到了地上。隨即伸手指在金子旁邊的地麵上寫下一行小字,……。”
說到這裏突然頓住,錢多多知道,說書先生要收錢了。不過他並沒有站起來躲出去,畢竟集市當的人都知道,他就是一個小乞丐,吃飯都是東討西乞,哪裏有錢給說書先生。
說書先生也習慣了,從來也不會向錢多多伸手。
終於,收完錢的說書先生又回到那張長條石案之後,接著剛才的話頭往下說:
“隻見複聖顏回寫到:外財不富窮命人。”
至於說書先生接下來講的是什麼內容,錢多多再也沒有聽進去,心裏一直在琢磨這兩句話:天賜顏回一錠金,外財不富窮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