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江南女子和市長論壇
1.江南女子
“你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遲到了可不好看!”
這些喝太湖水長大的江南女子,很女人。我才想起來,原來女人是這樣的。我想,如果IS09000國際標準不僅用來鑒定產品,也可以用來鑒定女人,那麼我怕是通不過了。
花枝們早早地來到了環太湖蘇錫常湖四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論壇(簡稱“市長論壇”)的會場。浙江湖州同時召開這兩個會,很有想像力。花枝們繞著會場邊沿落座,好像給人會鑲上了一圈花邊,男人世界立刻靚麗起來。
好像,經濟政治更多的是男子漢的事。男子漢們把大事做了,剩下的事,譬如文學,就夠女人忙乎的了。如果倒過來,主席台上就坐的盡是女人,女性經濟強人或女性政治強人,男人們溜邊坐著,用筆記著,準保看著不和諧不順眼。當然,女人做男人的事,是可敬的;男人做女人的事,是可愛的。
偏偏就有人來拉我去坐在主席台第二排。我知道那兒有一個寫著我名字的牌。可我一直覺得往那種地方一坐,就不是我了,就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大官似的。有人對我說:“對不起,我知道你不願去那兒坐,叫你痛苦了。”
我隻好強把我自己拎起來,再往那座位上按下。我往右側的花枝們看去,她們衝我捂著嘴一瞼壞笑,一臉幸災樂禍的大快活。把自己的快活建築在別人痛苦的基礎上,我報之以一個大鬼臉。
大會就要開始了。正襟危坐。
世界上每一百個勞動者中,有十四點三個人在為國外消費者生產商品。我國約有四分之一的勞動者在為出口創彙幹活。今日的歐盟,逐漸形成了十五個國家的統一市場。浦東開發開放後,長江三角洲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的國際聯結點。環太湖四城市地處龍頸,最直接地受浦東龍頭的輻射。然而,經濟發展給太湖帶來了生機,也令太湖付出廠代價。如何協同進行太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環太湖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蘇錫常湖四城市中,湖州是小弟弟。《湖州日報》總編蔡小偉,看上去好像到報社實習的大學生,是小弟弟裏的小弟弟。小弟弟,提建議。《文彙報》和《湖州日報》共同籌備了這次5月15日至17日的會議。坐在市長們中間的,是費孝通副委員長。主持人和市長們和費孝通,雖然講各個不同的江浙話,口音都不一樣,但是講起北京話來,口音就很相似。
市長們講到上海浦東對環Ta湖(環太湖)的“太進”(推進)。
環Ta湖是經濟發展“在快”(最快)的地區之一。百分之三的人口創造了百分之十的生產總值和上交利稅。“睡著”(隨著),經濟發展的“四頭”(勢頭),“捂冉”(汙染)帶來了“升重”(沉重)的負擔,是必須麵對的“拿題”(難題)。四城市如何一起“乖注”(關注)“摜保”(環保)“啄步”(逐步)提高綜合“素噴”(素質),“裂爭”(力爭)打出“一砸砸”(一隻隻)名牌。Fee(費)孝通委員長的講話,“Fee常”(非常)重要。我們的時間,“Fee常”(非常)緊迫。Ta湖(太湖)的保護,“乖係”(關係)到可持續持續發展。我們共有吳越文化的基礎,我們要建立“新贏”(新型)的合作“乖係”(關係),攜手奔向新“四紀”(世紀)。
講台上的人越是慷慨激昂,江南人的入聲字越是突出。好像入聲字大薈萃。吳越文化遇上改革浪潮,變得像河北梆子或是河南豫劇那麼激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