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當曆史成為生命的見證者,當生命或者死亡,成就了曆史的高度,我們今天,再回過頭來看看,就會明白,曆史的進程總是充滿了艱辛與不幸。時間,湮沒的是生命,煙沒不了的,是思想,是一個民族的智慧與力量。二十世紀的中國革命,是曆史上最浩大最徹底的一場革命,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投入了這場運動。他們從不同的地方,跨過千山萬水,趟過艱難險阻,唯一目的,就是要建設一個偉大而嶄新的中國——最大限度地讓民眾獲取——公正、公平、公義。
在這場偉大而艱辛的革命曆程中,有一支浩蕩而又悲壯的隊伍——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他們開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後,又開辟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雖然在這當中,可能有被動的因子存在,但他們,卻在不自覺當中,完成了中國革命的進程,扭轉了革命的走向——成就了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他們在川陝蘇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許許多多的熱血青年,都加人了他們的隊伍,其中,又特別是女性。她們在西路軍的悲壯曆程中,飽嚐了煉獄的殘酷,但她們卻在暴力麵前,保持了人性的最大尊嚴。
川陝蘇區,是紅四方麵軍開辟的第二個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麵軍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之後,走進了這裏,走進了群山連綿的深處。他們在這裏,譜寫了中國曆史的新篇章。
二十世紀30年代初,國民黨反動派在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的同時,也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瘋狂“圍剿”。紅四方麵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的第四次大規模“圍剿”之後,不得不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進行戰略大轉移。1932年10月10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紅安西北的黃柴畈召開緊急會議,研究決定,由鄂豫皖省委書記沈澤民,以及吳煥先、徐海東等人,留在根據地堅持鬥爭,紅四方麵主力撤出根據地,越過平漢鐵路向西轉移。
就這樣,他們過鐵路,涉漢水,翻秦嶺,越巴山,一路征戰,1932年底,從陝南的小河口,南下直進川北(通江、南江、巴中、達縣)地區,創建了新的革命根據地——川陝蘇區,通江成為首府。他們在這裏,進行了新的革命之路:打土豪,分田地,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壯大紅軍實力。他們之所以選擇了這裏,是由於四川軍閥正在混戰,兵力空虛;背靠大巴山南麓,易守難攻,物產豐富;老百姓飽嚐軍閥與地主的淩辱,天時、地利、人和皆備。
他們在這裏取得了紅四方麵軍曆史上空前的勝利。1933年上半年,在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下,他們在粉碎了四川軍閥的“三路圍攻”之後,很快發動了儀(隴)南(部)、營(山)渠(縣)、宣(漢)達(縣)戰役,戰果輝煌。到1933年10月,川陝蘇區的根據地,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總麵積達到了4.2萬平方公裏,人口達到500萬。他們在這裏建立了23個縣(市)級蘇維埃政權。紅軍也由入川時的1.4萬人達到8萬多人,建製由4個師發展到5個軍15個師,成為中央蘇區之後的最重要的根據地。但是反動派並不死心,他們從1933年的10月開始,到1934年的9月中旬,又對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六路圍攻”。麵對敵人的瘋狂圍攻,紅四方麵軍用“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訓詞,激勵將士英勇殺敵,經過十個月艱苦卓絕的鬥爭,他們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共打傷、打死、俘虜敵軍8萬餘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
1935年3月,為了迎接中央紅軍北上,他們打響了嘉陵江渡江戰役。紅四方麵軍強渡嘉陵江成功,離開了他們創建的川陝蘇區,離開了與他們血肉緊密相連的蘇區百姓,開始了他們的漫漫征程。紅四方麵軍與中央紅軍會師之後,在黑水蘆花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對紅四方麵軍的成績作了充分肯定。首先,他們正確執行了中央的路線,在艱苦非常的鬥爭中得到了鞏固與發展;堅決、積極、大膽提拔工農幹部,紅軍隊伍迅速發展壯大;堅決執行命令,遵守紀律,勇敢作戰,富有戰鬥力。
他們在中國革命的曆史進程中所做的非凡努力,見證了中國革命的曆史進程,對中央紅軍北進川西發揮了重要的策應作用;其次,對中央紅軍克服物資匱乏、.補充兵員起了巨大的作用;他們在根據地,發揮了強大的宣傳隊作用,特別是在劉瑞龍任川陝蘇區宣傳部長時期,組織了數十、上百名的石匠成立了鏨字隊,在懸崖石壁上將紅軍標語口號鐫刻成大字,成為有名的紅軍石刻。如最著名的石刻標語“赤化全川”,這幅石刻在距離通江縣城60公裏的一座大山懸崖上,書法工整,筆力遒健,數十裏之外都能看見。最大的石刻標語“平分土地”,字高5.5米,寬4.7米,筆畫深達0.35米,寬0.7米,筆畫內可以躺下一個人,字距7.1米,標語麵積300平方米,字跡距離地麵高度15米。川陝革命根據地保存下來的石刻標語就有4000多條。由此可見,當年紅四方麵軍所做的宣傳工作,的確深人人心。
紅四方麵軍在革命的征程中,一大批黨的優秀幹部湧現出來,徐向前、張琴秋、鄺繼勳、曾中生、餘篤三等人,都堅決執行中央的政策與主張。本書的主人公張琴秋,就是與張國燾進行了堅決鬥爭的人物之一,以致被張國燾一貶再貶。張琴秋卻毫無怨言,仍然兢競業業為黨為革命的事業努力奔走,表現出一個紅軍高級將領的傑出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