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漆黑如墨,晉西北的一座荒山上孤零零的矗立著一座破落的道觀。觀內大殿上閃爍著點點燭光,透過門縫可以看到一個年輕道士的身影隨著燭光在晃動。
“師傅,這次是您錯了,這人吃人的世道不是你躲避就可以的。”
石南口中喃喃自語,對著自己師傅牌位訴說著他去世後的事情。
一年前這座名為化悲觀的破落道觀上一任觀主誌遠道長功成身退,羽化成仙。
隻留下道號名為石南的小道士在獨自打理著剛傳承三代的道觀雖然傳承時間短,道觀破舊。但是道觀的第一任觀主是有真修為的得道高人,雖然他的道不是什麼正道。
這些都是誌遠大師在勸導石南勿踏修行之路時講述,否則這些秘密隨著他去世會一起掩埋黃土。
民國年間化悲觀第一任觀主元陽真人,在當時修道界是響當當的人物。雖然他喜怒無常,性格古怪,但頗受當時軍政界達官貴人的追捧。
隻因為元陽真人不管善惡,隻要你出得起他心動的寶物。殺人索命,暗算政敵,甚至壯陽美容都可以辦到。
當時中華天道混亂,龍蛇起陸。行善作惡都無因果,因此當時大部分練氣有成的高人都躲在深山避世。
隻有元陽這一脈傳承的是古代煉屍、養鬼的左道旁門,最喜愛這種天道潛伏,戰亂不斷的世道。
因此元陽大行於世,向所有人宣布,隻要寶物到位,沒有本真人辦不成的事情。
雖然口氣狂妄,但是在真仙不出的情況下,還真被他這左道修士搶了一時風頭。
就這樣持續到新國成立,元陽也意識到自己隨意撒野的時代已經過去。
他早已安排好後路,帶著多年搜刮的寶物準備遷移蒙古,繼續逍遙。
可惜財錦動人心,當時元陽收有兩個徒弟。大徒弟誌遠,二徒弟誌高。
在聽聞元陽準備撤退蒙古的時候,誌遠無所謂。誌高就舍不得這花花世界,而且他剛與意中人情定眉山。
所以他在平日裏元陽,誌遠所用膳食裏加入了一種無毒藥物。這種藥物平時不顯隻有積累到一定程度,再用另一種香料激活才會毒發。而且毒發也不致命,隻會讓人法力暫無。
在元陽暗中撤退到靠近甘陝之地時,藥物終於積累到了夠毒發的程度。
一次晚上在野外三人打坐修煉的時候,誌高悄悄的點燃了混入特殊香料的凝神香。
確定毒發後,誌高順利的在元陽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擊斃命。一代左道大師,就這樣命喪荒野。
輪到誌遠時,可能懷念幾十年的師兄弟感情。誌高隻是在他心口上刺了一劍,並將師徒二人合葬。
他並不知道自己師兄有一個小秘密,就是天生心髒偏小。雖然這使得誌遠修行不順,但沒想到關鍵時刻卻憑此躲過一劫。
誌遠爬出墳地後,給元陽磕了三個響頭。但並沒有發誓報仇之類的,因為元陽對師兄弟二人並不如一般師徒親切。
雖然不至於下毒控製之類的,但動輒打罵懲罰是必不可避免的,所以誌遠並不想為他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