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年的回憶(上)(1 / 2)

一、童年的回憶(上)

……學醫可不是玩的事,得好好學才能救人,不然會把活人治成死人……

隻要按照我說的學,一定能學好,而且學好後也很好玩……

我的太爺是家鄉有名的草醫,給人和豬牛看病,在當地人緣很好,也很有威望,他很想將自己一生的醫術流傳下來,可惜自己沒有兒子,隻有兩個女兒,一個是我奶奶,一個是我姑奶奶。我奶奶是大女兒,最終留在家裏招了上門女婿——我的爺爺,而爺爺年輕時好賭成性,偌大的家業輸得所剩無幾,幾百上千畝的板栗山最後輸得隻有兩塊了。慶幸的是給我太爺添了四個孫子和一個孫女,我父親老大,繼承了太爺手藝的一部分,即給牲口看病,一本《牛馬經》加上太爺的實踐經驗,將父親造就成了一方有名的獸醫,太爺的其他孫子一個學了木匠,兩個當個教師,成了國家幹部,眼看一生苦心研究的醫術將要帶進黃土,年邁的太爺常常歎息……

1975年的秋天,隨著我的出生,太爺看到了希望!

從我滿月開始,太爺便天天抱著我在村前村後轉,唱著我還聽不明白的中醫歌謠,將畢生的心血慢慢地灌輸到我稚嫩的腦海中。隨著慢慢地蹣跚學步到能夠四處跑著玩,跟在我後麵的總是我的太爺,氣籲籲地跟著我,口中喊著:“東娃子,慢點跑,小心有蜈蚣!”歡笑聲在太爺的擔心中四處散開。

我依稀記得三歲那年一個很重要的日子,村頭李家的兒子濤濤不聽話,李叔打了幾下,結果濤濤突然麵色蒼白,手腳發涼,出氣困難,慌忙中來找太爺,太爺拽著我,向李家跑去。

到他家時,李叔的老婆站在門口,“怕是不行了,娃子臉色白得像張紙,出氣困難!”

太爺說,“別急,讓我看看!”

濤濤躺在堂屋的涼床上,看上去出氣很困難,太爺切完脈,讓李叔拿來兩根縫衣針,然後倒上半碗酒,將針在酒中洗了洗,在濤濤的兩個手腕內側上一點各紮了一針,然後用大拇指在胸口反複推,幾分鍾後,濤濤的臉有了血色,出氣也順暢了。

太爺回頭對李叔說:“娃子氣性大,以後教育要注意方式,剛才差點就氣昏死了!”

李叔點頭稱是,在一連串的道謝聲中,太爺帶著我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問太爺,“為什麼縫衣服的針能救人?”太爺笑著說,“不是針救人,是針紮了穴位救人,剛才紮的是內關穴,這個穴位能調理胸部的氣機,我手推的是膻中穴,此穴為氣海,濤濤是生氣後,氣鬱在胸中,氣順了,病就好了。”

太爺用手摸著我的頭問:“想不想學救人的本事?”我說:“想學想學!好玩嗎?” 得好好學才能救人,不然會把活人治成死人!”

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隻覺得死人可怕。

看來學救人的本事是一件不好玩,而且會遇到死人的事情……

太爺摸著我的頭,笑著說隻要按照他說的學,一定能學好,而且學好後也很好玩。聽到很好玩,我便鬧著要學救人的本事。太爺爽朗的笑聲響徹山穀!

太爺的醫學知識是其上輩傳給他的,記得太爺說上輩人中有深悉陰陽五行八卦的先生,不僅給人看病,還順便幫人看風水,但長時間流傳下來,也失傳了不少,現在想來,也許是幾次革命將他們革怕了吧。而最終留給太爺的隻有幾本醫書加上一些常用的效方(也就是農村常說的秘方),而太爺經過努力的繼續學習和求教,終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醫學理論體係,包括切脈診病、藥性整理、特效方劑、疾病預後、愈後調理等,但是如何將這樣一個龐大的係統向一個隻有不到四歲的小孩灌輸,還要不讓小家夥感到枯燥,太爺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思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