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腸道健康保健法(3 / 3)

3、腹部按摩,給腸道做個好SPA

增強腸蠕動不僅能夠解決便秘問題,而且對消化、排毒都非常有好處。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每天隻要堅持一些小方法,就能讓你的腸道加速蠕動。長期堅持對腹部進行按摩,既可以增強胃的消化功能,還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的發生。隻需要每天做兩次,早晚各10分鍾,做個簡單的瑜伽、按摩和指壓法,都可以消除便秘,讓腸道更健康。

——腸道SPA操,練出好腸道

保持腸道健康僅靠營養補充是不夠的,適量運動也很重要,下麵是一套專為腸道健康而設計的“腸道SPA操”,堅持練習,一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彎腰式

方法:雙腳並攏直立,雙手在頭頂合十,腰挺直,吸氣。然後逐漸向下彎腰,慢慢呼氣,提肛,雙手與腿部平行。

要領:雙臂要盡量伸展,背脊要挺直,結果腹式呼吸,挺腰時慢慢吸氣,彎腰時緩緩呼氣,動作要緩慢。

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協助腸道蠕動。

曲身式

方法:雙腿直立,稍微分開,雙手十指交叉,手掌高舉向上,慢慢向兩側曲身。

要領:手掌上舉要盡量伸展,左右曲身時,背脊保持挺直。

功能:促進氣血循環,強化所有通過腹部經絡,包括胃、脾、腎、肝、膽等。

曲膝式

方法:雙腿直立,稍微分開,左右扭身,曲膝挺身,同時雙掌一前一後拍打腹部。

要領:左右扭身要挺直,同時帶動頭頸扭轉。

功能:促進腹部器官氣血順暢,增強大腸蠕動。

按摩式

方法:雙掌順時針按摩腹部,身體隨按摩韻律自然上下彈動。

要領:依大腸走向,以肚臍為中心進行按摩。

功能:增強大腸蠕動,促進排便。

按壓式

方法:雙手按壓腹部,身體重心向左右移動,雙腿隨之交互用力。

要領:雙手按壓肚臍兩側,以及下方左右兩側。

功能:促進腸道血液流動,強化腹部經絡。

——讓腸道更健康的瑜伽式按摩

瑜伽,以溫和的運動方式越來越受到都市白領的青睞。瑜伽提倡的腹式呼吸法,原本就能起到促進腸道運動的作用。瑜伽對腰、腹的鍛煉,也不同程度地對腸道進行了按摩,在修身美體的同時,使腸道得到有效的鍛煉。下麵將告訴你一些腹部瑜伽式按摩的方法,讓你擁有從內到外的健康。

瑜伽式腹部呼吸法

用腹部呼吸不僅可以刺激腸道蠕動,緩解便秘,而且對治療腹瀉也很有幫助。尤其能緩解因壓力引起的過敏性腸道症候群。具體步驟如下:

(1)平躺在地板上或者跏趺而坐。在動作熟練之前,可以將手放在腹部,隨時檢查是否正確。

(2)閉上嘴唇,用鼻子深吸氣。此時,腹部鼓起,像皮球。

(3)用鼻子緩緩呼氣,收縮腹部,直到感覺腹部都要貼到脊梁為止。呼氣的時間應該比吸氣時間長2倍左右。

(4)用此法吸氣呼氣,反複10次以上。如果不熟練,可以將手放在腹部,用眼睛觀察腹部是否鼓起來憋進去。呼氣時,可以有意識地發出聲音,這也是方法之一。

伸懶腰式,刺激腸道蠕動

伸展全身,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刺激腸道蠕動。清晨醒來伸伸懶腰尤其有效果。

(1)仰麵平躺,雙腿自然分開,與肩平齊。

(2)吸氣,雙臂舉過頭頂,伸展全身。

(3)屏息,保持這個姿勢5秒鍾,然後呼氣,舒緩全身。做此動作時,最好采用腹部呼吸法。

髖關節運動,促進排便

通過伸展髖關節,可以刺激腸道蠕動,促進形成便意,並能有效預防痔瘡。

(1)挺胸直腰席地而坐。雙腳並攏,向大腿內側方向拉近。

(2)雙手抓住雙腳,用力讓大腿貼向地麵。

(3)放下大腿的時候,吸氣,同時收縮肛門,保持5秒鍾。

(4)呼氣,同時慢慢放鬆。反複做次動作10次。

(5)如果大腿和膝蓋不能貼向地麵的人,可以叫朋友在旁邊幫忙。

開啟式,有效趕走毒素

此姿勢有助於排除大腸內毒素、利尿。對消化不良、小腹冷寒的人很有幫助,並能加強、收縮腹部,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消除胃腸脹氣。

(1)仰麵平躺,雙臂放於身體兩側,雙腿自然伸直。屈左腿,雙手環抱左小腿。右腿盡量伸直至水平。

(2)吸氣,肩背抬起,左大腿拉近胸部,使下巴抵至左膝蓋。保持幾秒鍾,然後放下左腿和上身。

(3)換右腿,做一遍,如此交替,左右腿各做3~5次。

俯臥抬腿式,對付腹脹有妙招

這個姿勢可以促進坐骨神經的血液循環,對腹脹、消化不良、便秘都很有說明。特別有助於緩解女性的痛經,並且可以消除腹部贅肉。

(1)俯臥,雙臂環抱,輕抬下巴。

(2)深吸氣,並抬高一條腿,另一條腿保持水平。

(3)保持此姿勢幾秒鍾,然後呼氣,放下腿。換另一條腿反複做一遍。熟練後,同時抬高雙腿,然後放下,治療效果更佳。

弓式,緩解便秘效果好

這個姿勢通過拉緊腹部肌肉,給腸道以強烈的刺激,不僅能夠緩解便秘、改善胃腸失調、消化不良,而且能夠消除腹部贅肉。

(1)俯臥,雙腿後屈,抬高雙腿,雙手抓住腳踝。

(2)呼氣,然後深深吸一口氣,同時抬高上身。

(3)抬頭,盡量後仰,向上看。同時抬起雙腿,使膝蓋離開地板,盡量隻讓小腹貼住地板。此時,兩膝蓋間最大限度地保持與骨盆平齊。

(4)拉緊小腹肌肉,盡量保持此姿勢,然後慢慢呼氣,舒緩身體。休息片刻,重複做3次。

仰臥扭腰式,打敗頑固便秘

此姿勢能夠給腸道以強烈刺激,所以患有頑固便秘的人一定要做。此外此姿勢也值得推薦給那些平時容易腹脹、患慢性胃腸病、經常腰疼的人。

(1)仰麵平躺,深深吸氣,並攏雙腿,抬至垂直。

(2)慢慢呼氣,將並攏的雙腿右傾。

(3)此時,頭和眼睛的視線放在相反方向,應該注意的是,並非隻是雙腿右傾,而是腰部以下都要右傾,保持此姿勢5秒鍾。

(4)抬高雙腿至垂直的時候吸氣,向右向左傾斜的時候慢慢呼氣。如果將並攏的雙腿左傾右傾感覺太吃力的話,可以將雙腿彎曲,此時,必須感覺兩肋和雙腿的肌肉都拉緊了才有效。

V字式,解除弛緩性便秘的困擾

此姿勢的力量集中在下腹部,能夠有效鍛煉腹肌,從而加強大腸機能,尤其適合弛緩性便秘的患者。此外,對膀胱炎、前列腺疾病、性功能低下等病症也有良好療效。

(1)屈膝坐下,雙手放在身後,與肩同齊,支撐上半身。

(2)將上半身微微後傾,深吸氣。

(3)將雙腿伸直,抬高45度,保持10秒鍾。反複做3次。

(4)熟練後,可以同時將雙臂向前伸直,保持水平,效果會更佳。

肩肘倒立式,讓偏離的腸道回到原位

此姿勢可以讓下麵堆積下垂的腸道恢複到原位。不僅能夠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而且對女性生殖器方麵的疾病非常有幫助。

(1)仰麵平躺,用力盡量提升雙腿,用雙手扶住腰部,保持10秒鍾。

(2)如果自己做有困難,旁邊可以有人幫助,或自己借助牆壁。

(3)保持此姿勢,雙腿像等自行車一樣在空中輪番蹬動,可以消除腿部的贅肉。

簡單的拍打,養成好腸道

采取騎馬姿勢站立,用手掌拍打腹部,不僅可以緩解便秘,還可以消除腹部贅肉。

——上班族腸道按摩法

對長期處於辦公室的上班族來說,坐著辦公幾乎成了每天的固定習慣。對每天保持坐姿近十個小時的人群來說,不僅因下半身缺乏運動而造成自由血液不能良好循環,以致於雙腿浮腫,形成肚腩,更讓人鬱悶的是,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腸道問題。因此,久坐者應每隔1-2小時站起身活動活動,按摩一下腹部,對健康大有好處。按摩的具體方式是:

日常按摩:每隔一個小時,放下手中不是十萬火急的工作,坐在辦公室椅上,全身放鬆,左手叉腰,右手從胃部開始輕重適度並緩慢地進行順時針搓揉兩分鍾。然後,以右手叉腰,換左手以逆時針方向進行相同方法的按摩。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瑜伽的精髓。在工作空餘,無論行走、站立還是坐姿,都可以通過腹式按摩法按摩內髒,增強胃腸的蠕動功能,有效避免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發生。具體做法是:緩慢吸氣,小腹隨著氣流進入體內而徐徐鼓起呈半球狀,然後緩慢呼氣,小腹慢慢收回。通過腹部的一起一伏,達到按摩腹部的作用。

飯後按摩:飯後,用手圍繞肚臍輕輕地順時針撫摸,有助於食物的消化,還可以輔助治療便秘。

——穴位按摩,調節臨時紊亂的腸道

大假期間,許多人由於出行或生活不規律造成腸道功能發生紊亂,嚴重影響節後的工作和生活。這時候,不防多做腸胃保健按摩,這樣能幫助節假日辛苦的胃腸更快恢複功能。這裏將介紹幾種對穴位按摩的方法,能有效調節紊亂的腸道。

點按中脘:將一手拇指放在上腹部中脘穴處(肚臍上方五指處),以指腹著力進行點按,用力均勻,有一定力度,若感到指下有胃蠕動感或聽到腸鳴更佳,可調和脾胃、順氣止痛。

按摩足三裏:足三裏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麵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四指並攏,按放在小腿外側,將拇指指端按放在足三裏穴處,作按掐活動,一掐一鬆,連做36次。兩側交替進行。每次按壓要使足三裏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

推運腹部:右手放在左上腹部胃區,自右向左順時針旋轉摩動,然後推運至左肋下,用力均勻、速度緩慢,可調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功能,保持大便通暢。

按摩臍部:將手掌放在肚臍中央,以順時針方向揉按36次,再以逆時針方向揉按36次,動作柔和,以肝髒為中心,逐漸擴大至全腹,結束時仍返回臍部,可調和脾胃,通調五髒六腑。

小貼士:腸道按摩法不是立即見效的良藥,必須要通過每天堅持練習,久之,一定能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4、糾正這些錯誤“腸”識

在腸道出現問題或保健過程中,如果沒有嚴重的病情發生,多數人都不會予以過多的重視,而是僅憑自己所知甚少的常識來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既然我們明確了腸道對人體的重要性,必須要糾正生活中對腸道疾病和保健的誤區,才能進行正確而有效的腸道保養,讓我們擁有一個年輕的腸齡!

——對腹瀉的認識和用藥的誤區:

腹瀉幾乎是每個人都曾出現過的症狀,尤其是炎熱的夏季,對部分飲食太隨便的人,腹瀉更是頻頻光顧。所以,人們一般都認為腹瀉不是病,隻不過是因為著涼、飲食不潔或是其它原因,吃點止瀉藥就可以了。許多輕微腹瀉的症狀可能吃點藥就能見效,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腹瀉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最好不要自作主張亂用藥。

誤區一:腹瀉應該禁食

通常在患者腹瀉的時候,為了讓胃腸道得以休息,都會首先限製飲食,或者幹脆禁食。真應該禁食嗎?在腹瀉的時候,有大量水分會丟失,同時加重脫水和酸中毒;另外,由於進食太少,患者處於饑餓狀態,會增加腸壁消化液的分泌,反而會加重腹瀉。因此,禁食有害無益。

所以,當患者腹瀉時,不必禁食,而應該多補充水分。最好以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為主,如米粥、麵條等。隻要孩子能吃,精神好,給予適當的飲食,孩子即使腹瀉次數多一些,也會逐漸好起來的。

誤區二:隨便使用抗生素

關於抗生素的問題前麵已經提過,這裏還是有必要再強調一下。抗生素對付一些突發的腹痛腹瀉,確實能快速起到緩解的作用,但是,抗生素不但可以殺滅病原微生物,也會影響人體的正常菌群,急性腹瀉有可能因此轉為慢性腹瀉,從長遠來看,對治療疾病可謂得不償失。如果是由病毒或寄生蟲引起的腹瀉,抗生素對此也並無效力。其實一般腹瀉在一周左右就能自愈,如果長期使用抗生素,久之會產生耐藥性。如果病情實在嚴重,最好到醫院進行化驗,明確致病菌種類,再遵醫囑選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

誤區三:腹瀉就用止瀉藥

同使用抗生素一樣,許多人一發生腹瀉,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立即使用止瀉藥,這種做法也是不可取的。許多腸道傳染病發病初期多有程度不同的腹瀉,但排泄物能將體內的致病菌與毒素自動排出體外,可減少對人體的毒害作用。當然,如果腹瀉比較嚴重,由於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過長而出現脫水的情況,就應該在應用抗生素和糾正脫水的前提下,酌情使用止瀉劑。

誤區四:擅自使用止痛劑。有些患者一腹痛就習慣使一些快速止痛劑,的確能起到快速止痛的效果,但是這種做法容易掩飾病情。如果是輕度腹痛,可以通過熱敷腹部來緩解疼痛;如果腹痛劇烈的,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止痛劑。

誤區五:稍好就停藥。很多腸道傳染病患者都會犯這樣的常識性錯誤:腹瀉重時就多服藥,腹瀉輕時就少服,一旦稍有好轉,又馬上停藥。這種做法看似有理,其實是很不科學的。這樣很容易造成病情複發,甚至轉為慢性腹瀉。正確的服藥方法應該是在症狀全部消失後,繼續服藥2-3天。

誤區六:頻繁藥物。有些腸道傳染病患者用藥一兩天不見好轉,就急於更換別的藥物,其實任何藥物治療都需要一個療程,至少3-5天,隨意換藥會適得其反。

——排毒的誤區

排毒食物有很多,但如果方式用得不對,則會造成反效果。要排清體內毒素,就要知道排毒有哪些誤區。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隻有針對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排毒方法,才能夠事半功倍。

誤區一:排毒要喝“瀉藥茶”

多數排毒藥物中都含有清熱的大黃成分,初服用者確實能起到通便作用,但是如果長期服用,容易引起繼發性便秘,即對“瀉藥茶”形成依賴,一旦停藥,便秘又會出現了。

長期飲用“瀉藥茶”會使腸黏膜變色,損傷腸道運動神經,一旦停服,腸道功能反不如從前;另外,“瀉藥茶”中的物質會帶走腸道內原本有用的脂溶性維生素,時間久了皮膚會變幹。長期服用排毒類“瀉”藥,會讓腸道反射功能、敏感性降低,腸蠕動的力量減弱,消化功能受損,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良等後果。

誤區二:隻吃蘋果

許多人都知道,吃蘋果有助於通便。因為蘋果的纖維素含量比一般水果高,而且蘋果中還含有一些果膠,會使大便變軟,對排便有幫助。因此,有些人每天吃大量的蘋果,以為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其實,對於那些腸道問題比較嚴重的人來說,僅靠蘋果清腸排便,效果並不會太明顯,而是要輔助其它的療法,才能起到更快更好的作用。

誤區三:空腹喝涼牛奶

我們知道,空腹喝冰牛奶可通便,主要是因為突然的低溫刺激會加速腸道運動。但是,因牛奶中有大量乳糖,而許多人都缺乏牛奶吸收所需的乳糖酶,所以喝牛奶後,乳糖並沒有被消化掉就進入了結腸,然後被迅速排出體外。

誤區四:空腹喝蜂蜜

很多人習慣清晨起床喝一杯蜂蜜水,因為蜂蜜中所含的糖模擬較豐富,可吸取體內水分留在腸腔裏,利於排便 ,因為在空腹的時候飲用蜂蜜水,腸道蠕動是最快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應用6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衝服蜂蜜,因為,太熱或太冷都會破壞其營養結構。

——飲食的誤區

誤區一:多喝豆漿身體好

豆漿一向被看成是足以與牛奶媲美的飲品,那麼,是不是什麼人都適合喝豆漿,越喝得多越好呢?這種想法是危險的,因為豆漿富含植物蛋白,雖然營養豐富,但對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群來說,應控製豆製品的攝入量。

(1)喝豆漿不宜過量。如果人體一次性攝入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2)忌空腹喝豆漿。在空腹的時候,人體需要大量的熱量,這個時候喝豆漿,豆漿中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因此,喝豆漿最好的方法是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充分發生酶解,充分吸收營養物質。

(3)胃病患者不宜喝豆漿。因為豆類中含有低聚糖,如胃部不適的人食用,會引起嗝氣、腸鳴、腹脹等症狀,所以急性胃炎、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及胃潰瘍患者不宜喝豆漿和食用豆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誤區二:多喝茶有助於清腸

茶對人體有諸多好處:能防癌,有助於消除黑斑、皺紋、雀斑、皮膚幹裂等;有助於腸道排毒,有清腸作用。但是,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喝茶,尤其是女性。女性朋友較不宜喝茶的時期分為:

(1)生理期。女性每個月都有生理期,每當這個時候,要注意不宜喝茶。因為經血會消耗體內的鐵質,而茶葉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如果在這期間喝茶,會妨礙我們的腸粘膜對鐵質的吸收。因此,女性在生理期應多補充含鐵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葡萄和蘋果等。

(2)懷孕期。因茶中含有咖啡堿,會增加孕婦的排尿量以及心跳次數與頻率,從而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更可能會導致妊娠中毒症。因此,懷孕期的女性最好少喝茶。

(3)更年期。更年期的女性睡眠質量差,如果喝太多茶,會加重這些症狀,因此處於這個階段的女性最好少喝茶。

誤區三:腹瀉時吃大蒜

許多人喜歡吃大蒜,因為大蒜中含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較強的殺菌能力。經常食用大蒜固然能抑製和殺滅腸道內的有害菌。但是,因腸炎引發腹瀉的病人卻並不適合吃大蒜。因為在腹瀉時,腸道局部組織已發生炎症和水腫,如果進食大蒜等辛辣食品,就會增加對腸壁的刺激,促使腸壁血管充血水腫加重,從而加劇腹瀉。因此,在腹瀉發生後,並不宜吃大蒜。

那麼,什麼時候吃大蒜才具有較好的殺菌作用呢?應該在腹瀉發生之前,食用大蒜能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如果患者因腹瀉次數過多而脫水,可適當進食淡鹽水或稀粥、果汁、醋等,也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誤區四:腹瀉時多吃蔬菜

通常情況下,我們提倡在每天的飲食中,均配置一些新鮮蔬菜,可以增加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纖維素等。於是,當許多人腹瀉時,也會認為吃油膩食物會加重消化係統的負擔,所以增加蔬菜的攝入量,認為這樣有利於緩解。真的是這樣的嗎?事實上,這個時候增加蔬菜的進食量不僅對疾病無益,而且還會有害。因為許多新鮮蔬菜都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雖然正常情況下對身體沒有不良影響,但如果人在腹瀉時,消化功能處於失調狀態,腸內的硝酸鹽還原菌會大量繁殖,如果在這個時候食用這些含有亞硝酸鹽或硝酸鹽的蔬菜,剛好滿足了硝酸鹽還原菌的生長,導致機體中毒或缺氧。所以,當消化功能不良引起腹瀉時,食用蔬菜應謹慎。

小貼士:任何藥物和食物都有兩麵性,不能偏重於一種,即便對身體再好,也不能過量食用。或者在不同的時期,原本有益的物質會變成對身體有害,我們必須弄清楚這些常識,以免由“愛腸道”變成“害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