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能忘了他們
1
齊花坦為河北梆子事業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把她走過的每一步真實地記載下來,把她所做的一切留給後人,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我決定寫這本書時,齊花坦卻顯得是那麼不安,她一遍又一遍地說:“我沒做什麼,真的。我沒有什麼可寫的事。演員就得演戲,老了就得教學生,老師們一輩子都是這樣教我的,我也應該這樣教我的學生,一代一代傳下去,事業才有大發展。再說,演員和作家不一樣,不是個體勞動,而是集體力量,離開誰都不行。觀眾之所以知道我,是因為大家眾星捧月一樣把我托了出來,而那些默默在幕後工作的人們才更偉大,沒有他們的配合,我能做成什麼呢?要寫,你千萬不能忘了寫他們。”
這就是齊花坦的為人!
這就是齊花坦的思維方式!
在她大紅大紫的時候,她沒有腳踩浮雲飄飄然。在她曆經磨難的時候,她沒有心灰意冷喪誌氣。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她始終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這是難能可貴的。
有人曾問齊花坦:“在你演出《寶蓮燈》轟動全國的時候,你想的最多的是什麼?”
“是那些合作者為我做出的犧牲。”
“你作為主演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的時候,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讓那些一輩子都不能上前台的人和我一起來分享這份幸福。”
“你在觀眾的掌聲中一次次上台謝幕的時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麼?”
“這掌聲不是獻給我一個人的,而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有人說,劇團都是吃主演的。你作為主演對這事如何看待?”
“劇團離開主演不能生存,同樣,主演離開眾人也不能唱戲。這是相輔相成的,不存在誰吃誰的問題。”
這樸實無華的言語,展示出的是一個受人尊敬的人民藝術家真實的內心世界。她從不以名人自居,從不以主演壓人。年過花甲還總覺得自己是個學生,無論在誰麵前,都是那麼謙虛。無論做什麼事,首先想到的是別人。
一出河北梆子《寶蓮燈》,使齊花坦的名字伴隨著“三聖母”的形象名揚中外,多少人為之興奮不已,可齊花坦並不為此沾沾自喜,她說:“我能出名,是我碰上了機遇。有人說過,唱戲好比是乘船,趕上哪舨算哪舨。《寶蓮燈》是群體戲,哪個環節趕不上都不行。是眾人默契的合作,才使這出戲產生了不同凡響的效果。人們隻記住了我,有誰知道那一群扮舞的仙女是誰呢?”
齊花坦不會忘記,王香雲、劉亞萍等幾代仙女為《寶蓮燈》做出的無私奉獻。她們開玩笑說:“花坦,我們都成‘仙女精’了。”
正是這一代代仙女們的襯托,才使得“聖母”形象永遠光彩照人。王香雲是第一代仙女,戲路子早已很熟,為了讓花坦休息,她主動承擔起給“小仙女”們說戲的任務。她們是那麼愛護她,那麼真心幫助她。齊花坦常想,如果把她們當成重點培養,也許會是很不錯的主演,可她們一輩子都當了綠葉,當了星星。沒有這些綠葉的襯托,哪兒有紅花別樣紅?沒有這些星星的映照,哪兒有月亮耀眼明?田春鳥是齊花坦的“老搭檔”,他說:“花坦,我這輩子是跟定你了,你什麼時候上台我都陪著。”這嬉戲之言中包含的那份真誠讓齊花坦很感動。
齊花坦不會忘記,李世茹、邊樹霞這些化妝師默默為她所做的一切,她們除了盡心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幫她打飯、打水。齊花坦不好意思,她們總是說:“你隻管唱好你的戲,這些小事不用你管。”那些為她撩幕條的人們,為了不打斷她的感情,總是悄悄
把水涼好放在一邊,讓她一下場就能喝上涼白開。還有那些一輩子都沒上過前台的鼓師、樂隊,沒有他們的全力配合,又怎能把戲演得成功?
齊花坦更不會忘記,那些編劇、導演為她的成功付出的代價。
戲劇是一劇之本,沒有好的劇本,再好的演員也無從發揮。王昌言是和齊花坦合作最多的劇作家,《寶蓮燈》《蝴蝶杯》《竇娥冤》《反杞城》《蒼岩山傳奇》《南海女民兵》《雙嶺緣》等,齊花坦這些主要演出劇目都出自王昌言之手,這一個個成功的劇本滲透了編劇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當演員一次次在舞台上受到領導的接見時,有誰能想到在炎熱的夏天,在寒冷的隆冬,在眾人酣睡的夜晚,在他人闔家團聚輕鬆遊玩的節假日,那些編劇們像苦行僧一樣把自己反鎖在室內,獨自苦思冥想,編寫出那一句句經得起千人推敲萬人琢磨的文字?當演員一次次被鮮花和掌聲包圍時,有誰能想到給那些為寫劇本熬白了頭發,熬壞了眼睛,累垮了身體的編劇們送上一束鮮花?
導演是二度創作的關鍵,好的劇本沒有好的導演,演員再好也不會有用武之地。田大川是給齊花坦排戲最早的導演,五十年代初,齊花坦演出的《相思樹》《婉香與紫燕》《掃穴犁庭》三出大戲都是田大川執導,這三出大戲在河北梆子史上是不可或缺的一筆。當齊花坦被稱為河北梆子界的“小明星”紅遍冀中大地之時,當“一個小孩救活一個劇種”的讚譽風靡一時之際,有幾人想到了導演從中起到的作用?那一年,齊花坦和田大川一起到天津河北梆子劇團排《竇娥冤》,田大川把他積累多年的導演經驗毫無保留地談出來供花坦參考,使齊花坦從此獨立承擔起排這個戲的任務。周仲春、袁耐梅、李冰等導演也是齊花坦忠實的合作者,他們比演員付出的辛苦一點也不少,可又有誰想到為他們鼓掌呢?
還有肖方、李誌南、邵錫銘、張玉照等一批音樂設計人員,他們在幕後所做的一切,又有誰注意到了呢?
2
一個演員的成名,需要方方麵麵的共同努力。齊花坦不會忘記為她付出了巨大心血的老師們。
藝名“小金剛鑽”的賈桂蘭是齊花坦的開蒙老師。她是河北省第一屆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省第一屆文聯委員。這個飽受舊社會蹂躪之苦的女藝人,對共產黨充滿了感激之情,她給予花坦的都是新思想、新觀念。為了陪學生演戲,她這個演花旦、青衣、閨門旦的名演員演小生、彩旦。為了讓花坦有力氣練功,她買一隻燒雞也要把兩條腿撕下來讓花坦吃,這份感情齊花坦終生難忘。
1998年12月26日淩晨,賈桂蘭老師去世了。當時齊花坦作為河北省戲劇節評委正在巡回看戲,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悲痛,趁那天上午沒有戲她忙到了老師家。站在老師的遺像前,想到老師對自己的教育和培養,齊花坦淚如雨下。本來過幾天就是賈老師88歲大壽,齊花坦早已做好了為老師祝壽的準備,沒想到,老師沒有等到這一天。老師走了,就這樣不聲不響地走了。她想親自送老師到殯儀館,想再看一眼老師的遺容,想送老師最後一程,可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