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原著
《水滸傳》第12回:“一上一下,似雲中龍鬥水中龍;一往一來,如岩下虎鬥林下虎。一個是擎天白玉柱,一個是架海紫金梁。那個沒些破綻高低,這個有千般威風勇猛。”
釋義
古代神話傳說,昆侖山頂上有支撐高天的白玉柱,東海之上有橫跨深淵的紫金梁。喻指能夠擔負重任、扭轉危局的傑出人物。擎,向上托舉。
例句
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卷103:“擎天之柱著功勉,包羅大海佐明君。”元·關漢卿《哭存孝》第3折:“俺想存孝孩兒,華嚴川舍命,大破黃巢定邊疆。他是那擎天白玉柱,端的是架海紫金梁。”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1折:“一個學李太白高才調,一個似杜工部好文章;一個是擎天白玉柱,一個是架海紫金梁。”元·無名氏《存孝打虎》第1折:“俺可便專心兒等待,等待你個擎天架海棟梁材。”元·高文秀《澠池會》第4折:“你便似紫金梁架海濤,我似那白玉柱侵雲表。”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4折:“論你之功,如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也。”元·鄭光祖《老君堂》第3折:“天下豪傑皆上表,威鎮乾坤罷刀槍。真為白玉擎天柱,堪作黃金架海梁。”元·秦簡夫《趙禮讓肥》第4折:“多謝你個架海梁,擎天柱!生死相忘,今古誰如?”元·朱凱《黃鶴樓》第1折:“想周瑜破了百萬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他有甚歹意?”元·朱凱《黃鶴樓》第1折:“你道他是擎天的玉柱,架海金梁,才殺退霸道奸雄曹孟德,那周瑜不弱如興劉滅楚的這漢張良。”元·柯丹邱《荊釵記》第19出:“論文嗬,對先聖夜讀詩書;論武嗬,總元戎時觀韜略。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元·無名氏《千裏獨行》第4折:“叔叔,你是那擎天白玉柱,架海的紫金梁。”元·無名氏《賺蒯通》第4折:“我想那辭朝歸去漢張良,早賺的個韓元帥一時身喪。苦用波擎天白玉柱,痛也波架海紫金梁。”元·無名氏《馬陵道》第1折:“龐涓是一條擎天白玉柱,孫臏是一座架海紫金梁。”元·無名氏《嶽飛精忠》第4折:“四個將軍,乃擎天玉柱,架海金梁,永安社稷,威鎮邊疆。”明·李日華《南西廂記》第15出:“幕府英雄勝虎狼,擎天玉柱紫金梁。妖嬌警夜長蛇動,武上春圍細柳香。”明·姚茂良《精忠記》第11出:“身居八座之尊,班列群僚之上。巍巍架海紫金梁,兀兀擎天碧玉柱。”明·無名氏《魏徵改詔》第4折:“險摧折了擎天白玉柱,枉埋沒了架海紫金梁。”明·無名氏《衣錦還鄉》第1折:“他若將那補完天地手舒開,端的便堪為將相掛印懸牌,他是個架海擎天白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明·無名氏《大劫牢》第1折:“我端的便到灤州有義方,我是個出水金精獸,穩情取檠天架海梁。”明·吳承恩《西遊記》第30回:“一個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間,一個就如金爪狸貓飛下界。一個是擎天玉柱,一個是架海金梁。”明·吳承恩《西遊記》第32回:“樵子道:‘和尚不要調嘴。那妖怪隨身有五件寶貝,神通極大極廣。就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若保得唐朝和尚去,也須要發發昏哩。’”清·吳璿《飛龍全傳》第38回:“心中大喜,想這紅黑二人,真是兩條擎天之柱,架海之梁。若與侄兒為友,甚是相稱。”
籬牢犬不入
原著
《水滸傳》第24回:“我哥哥為人質樸,全靠嫂嫂做主看覷他。常言道:表壯不如裏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麼?豈不聞古人言:籬牢犬不入。”
釋義
紮得牢實的籬笆,能夠阻擋狗鑽進來。喻指由於防備嚴密,壞人沒有機會鑽空子。
例句
明·陸采《南西廂記》第7出:“隻道螂螳來捕蟬,誰知黃雀旁邊覷。自是籬牢犬不入,賊禿何須起狗意。”明·沈璟《義俠記》第10出:“常言道:表壯不如裏壯。須知裏壯才堪羨,怕什麼男兒家柔軟,卻不道夫禍少皆因婦賢,籬牢處犬難穿。”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回:“常言:表壯不如裏壯。嫂嫂把得家定,我哥哥煩惱做什麼?豈不聞古人雲:籬牢犬不入。”清·無名氏《照世杯》卷3:“古人說得好:籬牢犬不入。若外人不曾看見爾的頭臉,怎就想著親切你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