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體格檢查 1(1 / 3)

第一章 體格檢查 1

第1卷

第一節 神經係統體檢

一、精神狀態檢查

(一)意識水平

1.清醒

2.嗜睡 昏睡但可喚醒。

3.木僵 強烈刺激可喚醒。

4.昏迷 對外界刺激無反應。

(二)語言

1.流利性 語速適中否?構音清晰否?

2.理解力 提出簡單的兩步命令,請患者執行,如“請抬起您的左手摸您的鼻子”。

二、腦神經檢查

1.嗅神經 幻嗅提示可能有顱內占位性疾病。

2.視神經 檢查視力、眼底、視野(缺損或不能配合)和瞳孔(大小、形狀、對稱性和對光反射)。

3.動眼神經 上瞼下垂、瞳孔散大、眼向下或向外移位提示動眼神經麻痹。

4.滑車神經 向下或向內看出現複視提示滑車神經麻痹。

5.三叉神經 患者張嘴時下頜偏向患側提示單側運動支病變;角膜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經感覺支麻痹;檢查麵部感覺;通過咬牙檢查咬肌和顳肌。

6.展神經 向外側注視出現複視提示展神經麻痹。

7.麵神經 檢查額紋或鼻唇溝是否對稱;檢查皺眉、閉眼、示齒、微笑、吹口哨等;角膜反射(傳出神經);味覺。

8.聽神經 檢查聽力。

9.舌咽神經、迷走神經 言語清晰度;張口反射;中線處上齶運動。

10.副神經 聳肩,對抗阻力轉頸。

11.舌下神經 伸舌和伸舌肌力檢查,觀察伸舌是否居中、有無震顫。

三、感覺檢查

(一)淺感覺

1.痛覺 用針尖輕刺皮膚,確定痛覺減退、消失或過敏區域。

2.溫度覺 以盛有冷水(5~10℃)和熱水(40~45℃)的兩試管,分別接觸患者皮膚判定溫度覺。

3.觸覺 以棉簽輕觸患者皮膚判定觸覺。

(二)深感覺

1.位置覺 囑患者閉目,醫者用手指從兩側輕輕夾住患者的手指或足趾,作伸屈動作,詢問其是哪一個指、趾以及被扳動的方向。

2.震動覺 將音叉震動後,放在患者的骨突起部的皮膚上,詢問其有無震動及震動持續時間。

3.實體感覺 囑患者閉目,用手觸摸分辨物體的大小、方圓、硬度。

4.兩點分辨覺 以叩診錘的兩個尖端,觸及患者身體不同部位,測定患者分辨兩點距離的能力。

(三)感覺檢查的臨床意義

1.神經根損害 深、淺感覺均受累,其範圍與脊髓神經節段分布區相一致。

2.神經叢損害 該叢分布區的深、淺感覺均受累。

3.神經幹損害 深、淺感覺均受累,其範圍與周圍神經的感覺分布區相一致。

4.脊髓橫斷性損害 損害的脊髓神經節段以下,深、淺感覺均受累。

5.半側脊髓損害 損害的脊髓神經節段以下,同側深感覺障礙,對側痛、溫覺障礙,兩側觸覺正常,同側運動功能障礙,稱為“半側脊髓損害綜合征”。

(四)感覺障礙的分級法

1.S“0”級:完全無感覺。

2.S“1”級:深痛覺存在。

3.S“2”級:有痛覺和部分觸覺。

4.S“3”級:痛覺和觸覺完全。

5.S“4”級:痛覺和觸覺完全,兩點辨別覺存在但距離較大。

6.S“5”級:感覺完全正常。

四、生理反射

(一)深反射(腱反射和骨膜反射)

1.肱二頭肌腱反射 肌皮神經支配;節段定位-C5、(C6)。

2.橈骨膜反射 橈神經支配;節段定位-(C5)、C6。

3.肱三頭肌腱反射 橈神經支配;節段定位-C7。

4.膝腱反射 股神經支配;節段定位-L3~L4。

5.跟腱反射 脛神經支配;節段定位-S1~S2。

(二)深反射異常的臨床意義

深反射減弱或消失,表示反射弧的抑製或中斷。反射弧未中斷時,如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可因中樞的抑製釋放而反射增強,也可因超限製而反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