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奇怪的佛像(1 / 2)

第二章奇怪的佛像

這天閑來無事,韓瑞正在看著一本古書,老友羅中旭突然造訪,並帶來了一本書叫龍脈解說,讓韓瑞著實興奮了起來。這一陣子韓瑞就在尋找有關龍脈的書籍,他雖然在博物館,可是關於龍脈方麵的資料卻寥寥無幾,粗略的很;在市場上也沒找到相關書籍,而今天老朋友帶來的這本書倒是比較詳細。

“你研究龍脈做什麼?”羅中旭不解的問道。

“挖寶。”韓瑞回答的很簡單。

“挖寶?”羅中旭笑道:“你還真有想法,莫不是看小說看多了吧,看人家挖寶你也想挖?”

“雖然我不知道古人為什麼會有龍脈這一說,不過我發現大多數寶藏都會與龍脈有關。”韓瑞道。

“那你可曾有什麼發現沒。”羅中旭道。

“我現在正在研究龍脈和寶藏的關係,要說發現那肯定是假話,隻是資料太難尋,都是些皮毛的東西,不過你送來的這本書倒是對我很有用,《龍脈解說》不知道是不是更加的詳細。”韓瑞手中拿著這本書道。

“那你慢慢研究吧,我還有事得先走了,要是發現了寶藏可得帶我一起啊。”羅中旭道。

“這你放心,跑不了你的,探寶這事一個人是做不來的。”韓瑞道。

“不過你可別太強求啊,寶藏這事可遇不可求,別走火入魔了啊。”羅中旭關切的道。

“放心,我自有分寸。”韓瑞道。

羅中旭走後,韓瑞迫不及待的翻開書仔細研讀起來。

關於龍脈一說,在封建王朝時期是被列為禁書的,凡是有關龍脈的書籍一經發現便會全部被銷毀,撰寫之人也會被株連九族。在那封建王朝社會時期,從古至今曆朝曆代的皇帝都說自己是真龍天子,而龍脈也被視為產出皇帝以及延續皇族統治的風水寶地,

皇家都把龍脈視為重中之重,絕不會允許任何人染指的。而且,每朝每代的皇帝死後都會把自己葬在龍興之地——龍脈,借著龍脈之氣讓皇家統治更為長久。

隻是,這種做法在現在看來根本不現實,有著強烈的封建迷信色彩,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得順應民意,唐太宗李世民有句話說的好:百姓好比是水,統治者好比是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毛主席有句話叫: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說統治者光靠著龍脈過日子隻是些虛幻罷了。

扯遠了,返回頭咱們繼續說龍脈,雖然龍脈與統治者的長治久安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卻與一樣東西息息相關,那就是寶藏。古人們對迷信可是非常的瘋狂的,皇家也不例外。每一個死去的皇帝都會帶走大量的陪葬品,真金白銀、珍珠翡翠自不必說,還有那些個名家書畫、奇珍異寶也會連同死者一同下葬,並且數量非常龐大。

也許有人會問,人死如燈滅,帶進棺材中你也花不了,反而還會招來賊寇的惦記,可為什麼還會如此呢。那是因為古人比之現在的人非常迷信,認為死後會進入地獄,不管你在陽間官多大,到了地府都得聽閻王爺的。為了自己的後代,多帶點金銀財寶孝敬孝敬閻王爺,閻王爺一高興興許就不會為難陽間的子孫後代了,也為皇家的統治減少了許多麻煩。

不過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曆朝曆代的開國皇帝和末代皇帝也都會把大量的寶藏埋在龍脈之地。開國皇帝自不必說,殺伐征戰、攻城略地,每到一處都會大肆搜刮一番,然後將得來的財寶秘密的隱藏起來,以備後用。要說皇帝死後的大量陪葬品,與其說是皇家的禮儀或者臉麵,倒不如說是轉移財寶的一種手段。再來說末代皇帝,眼看國家風雨飄搖、大勢已去,臨走之前都會將大量搜刮來的民脂民膏秘密轉移,偷偷的葬在龍脈之地,當然他們不會和先祖葬在一起,尋找另一處龍脈之地加以隱藏,以圖複國。

韓瑞不停的翻看著《龍脈解說》,可是這書中關於龍脈的事還是不夠詳細,隻有那麼幾頁,剩下的都是龍脈與風水玄學的關係,韓瑞粗略的看了一下,大多是天文地理、風水玄學、五行八卦之類的演說,其中還配有簡單的地圖。隻是這地圖話的有點像山水畫,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好在每幅圖都有注解,不然韓瑞也以為是縮小版的山水畫呢。不過,以韓瑞的智商來說,當然不會認為這是簡單的山水畫。至於什麼風水玄學、五行八卦之類的,韓瑞對其興趣不大,略微的看了一下就合上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