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B 腧穴定位 2(1 / 3)

附錄B 腧穴定位 2

十二、手少陽三焦經

關衝:俯掌。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跟角0.1寸(指寸)。

液門:俯掌。在手背部,當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中渚:俯掌。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後方,第4~5掌骨間凹陷處。

陽池:俯掌。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外關:肘置於台麵,屈肘。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支溝:肘置於台麵,屈肘。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會宗:肘置於台麵,屈肘。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三陽絡:肘置於台麵,屈肘。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四瀆:肘置於台麵,屈肘。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天井:屈肘。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清冷淵:上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消濼:上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處。

臑會:上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後下緣。

肩髎:正坐或俯臥位。在肩部,肩髃後方,當臂外展時,於肩峰後下方呈凹陷處。

天髎:正坐或俯臥位。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天牖:正坐或側臥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方直下,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

翳風:正坐或側臥位。在耳垂後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

瘈脈:正坐或側臥位。在頭部,耳後乳突中央,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顱息:正坐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角孫:正坐或側臥位,或仰臥位。在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耳門:正坐或側臥位,或仰臥位。在麵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後緣凹陷處。

耳和髎:正坐或側臥位,或仰臥位。在頭側部,當鬢發後緣,平耳郭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後緣。

絲竹空:正坐或側臥位,或仰臥位。在麵部,當眉梢凹陷處。

十三、足少陽膽經

瞳子髎:正坐或仰臥位。在麵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

聽會:正坐或仰臥位。在麵部,當耳屏間切跡的前方,當下頜骨髁突的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上關:正坐或仰臥位。在耳前,下關直上,當顴弓的上緣凹陷處。

頷厭: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線的上1/4與下3/4的交點處。

懸顱: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線的中點處。

懸厘: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鬢發上,當頭維與曲鬢弧形線的上3/4與下1/4的交點處。

曲鬢: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耳前鬢角發際後緣的垂線與耳尖水平線交點處。

率穀:正坐側伏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角孫直上方。

天衝:正坐側伏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耳根後緣直上入發際2寸,率穀後0.5寸處。

浮白:正坐俯伏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衝與完骨的弧形線的中1/3與上1/3的交點處。

頭竅陰:正坐俯伏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上方,天衝與完骨的中1/3與下1/3的交點處。

完骨:正坐側伏或側臥位。在頭部,當耳後乳突的後下方凹陷處。

本神: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發際上0.5寸,神庭旁開3寸,神庭與頭維線的內2/3與外1/3的交點處。

陽白:正坐或仰臥位。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頭臨泣: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瞳孔直上入前發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中點處。

目窗: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發際上1.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正營: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發際上2.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承靈:正坐或仰臥位。在頭部,當前發際上4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

腦空:正坐或俯臥位。在頭部,當枕外隆凸的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平腦戶。

風池:俯伏,或俯臥位。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肩井:正坐,或俯伏,或俯臥位。在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

淵腋: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在線,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

輒筋: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側胸部,淵腋前1寸,平乳頭,第4肋間隙中。

日月:仰臥位。在上腹部,乳頭直下,第7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京門:側臥位。在側腰部,章門後1.5寸,當第12肋骨遊離端的下方。

帶脈:側臥位。在側腹部,章門下1.8寸,當第11肋骨遊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

五樞:側臥位。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方,橫平臍下3寸處。

維道:側臥位。在側腹部,當髂前上棘的前下方,五樞前下0.5寸。

居髎:側臥位。在髖部,當髕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環跳:俯臥位,或側臥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中1/3的交點處。

風市:仰臥位,或俯臥位,或側臥位。在大腿外側部的中在線,當膕橫紋上7寸。或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指處。

中瀆:仰臥位,或俯臥位,或側臥位。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膕橫紋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膝陽關:仰臥位,或俯臥位,或側臥位。在膝外側,當陽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處。

陽陵泉: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陽交: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外丘: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緣,平陽交。

光明: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陽輔: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緣稍前方。

懸鍾: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丘墟:仰臥位。在足外踝的前下方,當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足臨泣:仰臥位。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蹠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地五會:仰臥位。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蹠趾關節)的後方,第4~5蹠骨之間,小趾伸肌腱的內側緣。

俠溪:仰臥位。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足竅陰:仰臥位。在足第4足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指寸)。

十四、足厥陰肝經

大敦:正坐或仰臥位。在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行間: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太衝: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第1、2蹠骨頭之間的後方)。

中封: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側,當足內踝前,商丘與解溪連線之間,脛骨前肌腱的內側凹陷處。

蠡溝:正坐或仰臥位。在足背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麵的中央。

中都:正坐或仰臥位。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7寸,脛骨內側麵的中央。

膝關:正坐或仰臥位。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上髁的後下方,陰陵泉後1寸,腓腸肌內側頭的上部。

曲泉:正坐或仰臥位。在膝內側,屈膝,當膝關節內側麵橫紋內側端,股骨內側髁的後緣,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緣凹陷處。

陰包:正坐或仰臥位。在大腿內,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

足五裏:仰臥位。在大腿內側,當氣衝直下3寸,大腿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陰廉:仰臥位。在大腿內側,當氣衝直下2寸,大腱根部,恥骨結節的下方,長收肌的外緣。

急脈:仰臥位。在恥骨結節的外側,當氣衝外下方腹股溝股動脈搏動處,前正中線旁開2.5寸。

章門:仰臥位。在側腹部,當第11肋遊離端的下方。

期門:仰臥位。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十五、經外奇穴

(一)頭頸部穴

四神聰:在頭頂部,當百會前後左右各1寸,共4個穴位。

當陽:在頭前部,當瞳孔直上,前發際上1寸。

印堂:在額部,當兩眉頭之中間。

魚腰: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